简客游戏攻略网 游戏攻略 《绯闻少女》:女性粉丝消费观中的精英主义VS平民主义

《绯闻少女》:女性粉丝消费观中的精英主义VS平民主义

绯闻少女下载

“自我”遵循的是超越“本我”的现实原则,随着与客观世界联系的日益增多,现实世界的法则被灌输给个体,其行为受到来自社会原则的严格约束,个体也将在此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明白要通过可被社会接受的方式来获取想要的东西,哪怕这些方式有时候会推迟欲望以及需求的满足。

《绯闻少女》:女性粉丝消费观中的精英主义VS平民主义

毫无疑问,中国粉丝的态度就完全符合这一点,在现实原则指导下,中国粉丝的“自我”所产生的是现实的、合理的思想和行为,至少是符合中国文化背景和社会道德的思想行为。正如她们宠爱Blair一样,因为B身上具有的特征正是传统中国女性形象所号召的,她相当符合自古以来社会规范下对女性形象的要求,独立、端庄、对感情忠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女性粉丝在发展正常的生命个性中,她们的“自我”发挥着控制和平衡的作用,自动的根据客观条件和现实处境来决定并调试属于“本能”范畴的基本动机,是该让其继续压抑,还是将其保留抑或释放。

鲍德里亚曾指出消费者与物的关系出现了变化:“他不会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橱窗、广告、生产的商号和商标在这里起着主要作用,并强加出一种一致的集体观念,好似一条链子,一个几乎无法分离的整体,它们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

通过笔者的统计和观察。中美粉丝对待剧中出现的时尚消费的态度可以分为四种:

厌恶型。这一类型的女粉丝会对这部电视剧的制作语境,意识形态内容予以政治上或者道德上的谴责。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这些例子:温水青蛙公主说:“美国人永远那么自信,总以为自己生产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这部剧无非就是推销一线品牌服装和饰品罢了,完全没有内容,没有可看性。”霸道天使说:“大家不要再迷这种没有内涵而过度包装的美剧了,除了奢华,还能有什么呢?

美国也有穷人,却只会向我们展示虚荣的富贵!”出于心理上的安全感,以道德情操为出发点不仅能够将自己的憎恶合法化,还可以显得高人一等。精英主义的意识形态就这样成为了女性“精英族群”的抚慰剂和宽心药,所以她们对剧中的时尚只会嗤之以鼻,她们会不断保留自己的审美优越感;

嘲讽式的观看。如果说厌恶型的女性是压根抵制这样的剧情的话,那嘲讽式的观众就是嘴上说不喜欢,却又忍不住要看,我们来看静水流深的话:“这部剧真是乱的可以,男男女女之间毫无真爱可言,有的只是纸醉金迷之后的乱性,大家当笑话看看罢了。”

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矛盾,她承认剧情是混乱的,但又还是觉得可以看看玩玩,那就证明这部电视剧是会给她带来愉悦的。这一群女粉丝肯定一种居于那事物之上的关系,表明与其划清界限,却依然享受着收视快感;

妥协式的喜欢。有一部分女性粉丝抱有的是“拿来”“肉化”精英主义的批判,不掩饰其喜欢,宣称具有应付危害的能力,承认自己并非消极被动的受影响,而是从中读出了丰富的内涵。

比如熊猫姐姐说:“好喜欢剧中的礼服啊,华丽丽的,不过不适合亚洲人的身材,但是我国的设计师们可以参考其中的流行元素,设计出属于我们自己风格的时尚服装。”这群人是一种抗辩式的精英主义,而与她们相比第二类人则是批评别人掩饰自己;

狂热的喜欢。这群女性可以被我们称作真正意义上的疯狂的粉丝,她们提倡独立自主的认同感,坚持个人的审美-娱乐权,这种平民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直截了当,通俗易懂。

她们固守自己的偏好与趣味,抵抗强加于他们的否定身份,报复性的揭穿厌恶嘲讽女性粉丝的老底:其实你们和我们一样喜欢,只是不承认,如果你们说这部剧低俗,不应该看,那你们没看过怎么知道“低俗”?

这群粉丝会完全以剧中人的喜好为喜好,疯狂的模仿,不论是穿着打扮还是兴趣爱好。在消费主义导向下,这群狂热女性粉丝把幸福和自由的体验,完全寄托于商品消费中,失去了批判的向度,对于消费社会的“商品操纵”,显得无能为力。同质化的传媒消费主义文化对意识形态实行了高度控制,从而使他们丧失消费自主权,成为单向度的人。

消费者的物质欲望层面,主要立足于激发人们对商品物质功能消费的冲动;消费者自然本能欲望的层面,则将商品与人类潜在的本能冲动,性、爱、性感,营造超现实的情爱梦幻境界;消费者群体欲望层面,将商品与积淀在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那些有关生命、青春、健康、自由、事业、幸福、成就等的概念性相对应。

前三类秉持精英主义意识形态,第四类坚持平民主义意识形态——品味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区分标准被颠覆,通俗文化的观众有了自己的娱乐权和审美权。

一个群体的理念和立场离不开其社会背景的影响,李泽厚曾经指出“从美感的两重性来讲,一方面对个体而言,美感具有一种直观的性质,而另一方面她又有一种社会功利的性质。”虽然电视剧观众以个体、感性的方式出现,但是,在这种感性中积淀着理性,个体性中积淀着社会性。

电视剧在本质上不仅传达着个人的欲望和情感,也传达着社会的欲望和情感,在观众深层心理中,也积淀着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拾到情节、社会情感等等,形成“集体无意识”的内核。就《绯闻少女》而言,所有这些时尚流行信息的传播都是包含在剧情中的,而这部以女性生活故事为主的青春剧却选择以越轨亚文化为噱头,吸引年轻的观众。

这部剧的女性粉丝们对这些亚文化越轨现象的不同态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她们在价值观上的不同立场。

在笔者搜集的3904篇美国粉丝的帖子当中,涉及主人公父母家庭话题的帖子有121篇,占0.03%,3414篇中国粉丝的帖子中,涉及这类话题的帖子有247篇,占0.07%。由此可见,中美女性粉丝对剧中人物与他们父母之间关系的关注并不多,比较而言,中国粉丝的关注程度稍微大一点。

虽然所占比例较少,但是我们注意到,在对待同样的问题上,中美女粉丝的看法可谓截然不同,因此耐人寻味。在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上,美国粉丝普遍认为子女的成长与父母并没有太大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都有平等的权利。

比如剧中的Chuck与其父亲Bart的关系冷淡,Bart是个事业有成的男人,而Chuck则是个精通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在父亲突然去世后,Chuck用继承的财产开了一间色情俱乐部。对Chuck的这一举动,美国粉丝持批判态度,他们不喜欢Chuck油头粉脸的贵公子样,对他阴阳怪气的腔调以及只会和酒与女人打交道的本领嗤之以鼻。

美国粉丝jasmine说:“如果我是一个英俊又有魅力的老狐狸,而我的儿子却是这样,除了把他当一只没用的小狗那样溺死之外我还能怎样呢?”名为peonies的粉丝则更直接地指出:“他让他的父亲感到羞耻”。他们觉得跟父亲相比,Chuck一无是处,他应该有自己的追求而不是整天一幅娘娘腔的味道。

而中国粉丝对Chuck则是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天使安妮说:“Chuck是个悲剧的男人,从小以为自己的妈妈是因为生自己难产而死,Bart叔很喜欢这个儿子,但是不懂得表达……”。牛奶宝贝说:“……可怜的Chuck又要再次被打击了,有点不忍心看编剧一次次伤害这个小孩儿了。”

中国粉丝因为他不幸的家庭背景,因为他缺少父母的爱而原谅了他的纨绔子弟作风。又如,剧中少女Jenny偷礼服、贩毒,而父亲Rufus因为忙于自己的爱情对此一无所知。中国粉丝对此大声批判:“Rufus大叔是个胸无大志的家庭煮夫,纵容自己教而不善的女儿……”,而美国粉丝则认为“Jenny是剧中唯一有自己个性的人……”。

中国粉丝对Serena的妈妈Lily极度称赞,不仅因为其高贵端庄,更重要的是她为自己的子女付出很多甚至牺牲个人的幸福。CX的恐龙说:“在她眼中,儿女是最重要的……”备受父母保护的中国青年一代潜意识里觉得子女的成长与父母的关心照顾有着必然的联系。

美国粉丝则并不在乎Lily的伟大母爱,粉丝Lain说:“Lily是个优雅的大众情人,Bart给她的企业帝国远比不上Rufus的爱。”而M.plz则质问:“谁能告诉我Lily爱的到底是谁?”美国粉丝在乎的只是有过5次婚姻经历的Lily最终能否得到真爱。

与看待子女与父母关系的态度直接相关的是对代际矛盾发生时的解决方式的态度。剧中的主人公Serena为了引起自己父亲的注意,故意酗酒、酒后乱性、甚至不惜骑马摔伤自己。这种极端的方式得到美国粉丝的赞赏,一方面他们觉得Serena这个人物不仅是个高挑有魅力的性感女孩而且还很勇敢,敢于去追回自己的父爱;

另一方面,这种刺激精彩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剧情的可看度。粉丝loveGG4ever说:“S很可爱很勇敢,希望他的父亲可以理解她,S有她自己的风格……”。中国粉丝却对这个人物的表现很失望,认为Serena过于冲动,没有大脑,只是个不会思考的长腿美女。

中国粉丝CCQ1619的评价很有代表性,认为Serena“像个傻大姐一样,身边的男人一个又一个换个不停,生活乱七八糟毫无目的……真希望编剧不要把她编的太乱,否则无法接受了”。

参考文献:

  1. 戴雪红:《女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观点和方法》,北京:光明日报出 版社,2010年版
  2. 刘利群、曾丹娜、张莉莉:《中国媒介与女性研究报告》,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 版社,2007年版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jancl.cn/youxigonglue/66297.html

TAG:绯闻少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