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

混沌与秩序之英雄战歌刷钻

每天来到坐落于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一进门,大家便被眼前的铁人巨幅花岗岩雕像震撼住了,身穿皮袄,手握刹车,眼神坚定,巍然挺立,这是王进喜留给世界的一幅“铁人”形象,雕像的基座上整齐地摆放着人们敬献的鲜花。

再往里走,可以看到很多人在一台录音机前排起了长长的队,轮流拿起听筒听铁人王进喜当年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的实况录音,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穿越时空回荡在人们的耳畔: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庆油田!”

1967年,周总理听说有人反对王进喜,说道:我恨不得飞过去看一看

图|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前的雕像

事实证明,这不是一句假大空的口号,王进喜用短暂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为中国的石油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即使是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他仍然挂念着大庆油田以及奋战在油田一线的兄弟姐妹们,他是为中国石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员典范。

1959年9月26日,位于我国黑龙江西南部的松嫩平原传来了好消息,在全体石油工人的不懈努力下,打出了第一口油井,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庆油田,为什么这口油井取名为“大庆”呢?其实,这一好消息传来之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于是,这块给人民群众带来新希望的油井就拥有了“大庆油田”这个名字。

所谓好事逢双,就在王进喜还沉浸在大庆油田被开凿的喜悦中,他收到了去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的邀请,此次,他是作为全国劳动代表,同来自全国的劳动模范们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的。

图|王进喜和同志们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

这在北京期间,王进喜和其他劳动代表一起在北京各地参观,眼前驶来的一辆公交车吸引住了他的目光,他盯着公交车看了很久,很好奇公交车上的那个黑色“大包袱”是什么。同时,他又怕别人嘲笑他第一次进城,没见过世面。

但他还是忍不住地转过头来问身边的人:“汽车上的是啥东西?这是哪国造的呀?”一位同志回答说:“那里面装的是煤气,因为我们没有石油。”

听完同行人的回答,王进喜沉默了,只见他满脸惆怅,眉头紧锁,他没有想到连祖国的首都北京都没有石油,他觉得自己有愧于石油工作者这个身份,又何德何能作为全国劳动代表前来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他觉得自己为祖国所做的事情太少了。

王进喜一直在祖国大西北的油田工作,他没有想到国家石油供给完全不足,就连首都北京都用不上石油,其他地区就更不用说了,一想到这里,他就特别揪心,这位三十多岁的铮铮硬汉默默地留下了眼泪。

图|60年代初,由于缺乏汽油,公交车只能靠煤气来维持动力

虽说王进喜不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石油工人,但他的心却和领导人一样,他被中国石油缺乏这件事困扰着,对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堪忧。

国庆典礼结束后,王进喜立即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他一直在思索怎样让中国摆脱对“洋油”的依赖,从而实现石油的自给自足,这使得他在之后的十几年一直致力于中国的石油事业。

1960年,王进喜带领着他的石油开采队从玉门赶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时,大庆的石油开采工作即将展开,这时他们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大庆的设备很紧张,但王进喜井队的钻机等设备无法送到施工现场,这让王进喜很头疼。

王进喜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带着30多名工人,把重达60多吨的钻机,以及四五十台设备拉进去。王进喜永远忘不掉这个画面,在凛冽的寒风中,30多名工人,有的工人拉着设备,有的工人扛着设备,朝着施工地走了三天三夜,手上肩上都磨起了血泡。

图|王进喜和工人们在运钻机等设备

王进喜带领工人们把设备安装好,准备开钻了,可是没有水,这让工人们很焦灼,王进喜用他那嘶哑的喉咙喊道:“就是一盆一盆端水,也要保开钻。”有人听到后觉得不可思议:“有哪个国家端水打井?”王进喜回答:“就是我们国家!”

就这样,王进喜动员全队30多人,用水桶、脸盆,甚至用灭火器壳、头盔等器具,到附近的池子里取水,只见工人们“各显神通”,挑的挑,端的端,最终一上午取了70多吨水。

到工地五天后,王进喜便带领着这些工人们打出了第一口井,这让所有人充满了干劲。王进喜一直坚守在最前线指挥工作,有一天,他在巡视油井时,被一根重达百斤的钻杆砸伤了大腿,并当场晕过去了。

一旁的工人们看到后,急忙停下手中的工作,将他送往休息区,等他醒来后,看到周围围着一群人,愤怒地说道:“我又不是泥捏的。”随后,他便让工人们回去工作了,自己去医院简单处理了下伤口,就马上拄(zhǔ)着拐杖赶回来了。他放心不下来,因为这是钻井的关键时期,井喷的发生概率很高。

图|铁人王进喜

尽管所有石油工人在工作时都十分谨慎,但还是没能避免井喷,就在钻机打到高压层之后,便开始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但又没有搅拌机。

看着井喷“一发不可收拾”,王进喜让工人们迅速把水泥倒进去,他不顾自己的腿伤,就直接带头跳进水泥浆池中,用自己的身体来搅拌,工人们看到后也纷纷跳进去,井喷这才被制止,可王进喜和工人们的身上却烧起了很多大泡。

周总理收到这份来自大庆油田的报告后,感到十分震惊,他认为王进喜等人的精神难能可贵,体现了中国最早一代石油开采人的钢铁般的意志,必须将这段开凿油田的历史用影像记录下来,于是,他邀请了上海的张骏祥导演赶到大庆进行拍摄。

为了补拍这一段视频,当时在井喷现场的工人们都被调集过来了,作为“主角”的王进喜也不例外,但令张骏祥导演苦恼的是,王进喜不愿意在镜头前表现自己,就在大家束手无策之时,导演对王进喜说:“我们不是拍你王进喜,我们是拍‘铁人’,宣传的是大庆油田啊!”

图|王进喜跳入泥浆

王进喜听到是在宣传大庆油田后,才愿意积极配合拍摄,于是便有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纪录片《大庆战歌》,虽说关于这段真实事件的补拍,但影片中王进喜和工人们跳进水泥池中用身体搅拌的场面十分震撼,还原度很高。

纪录片《大庆战歌》播出后,王进喜喜提“铁人”称号,“王铁人”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很多人以为是为了宣传他的事迹才取这个名字的,其实不然,“铁人”这个名字最早出自王进喜的房东赵大娘之口。房东赵大娘见王进喜没日没夜地工作,就对工人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

余秋里部长听到“铁人”这个名字时,觉得它就是为王进喜“量身定做”的,很符合王进喜的形象,于是他号召工人们向王进喜学习,并由此产生了以下的口号:

“学铁人,做铁人,为会战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图|王进喜和工人们正在工作

自此,王进喜“铁人”的称号便在全国传开了,提起大庆,人们都会想起这里有个“铁人”王进喜,可见王进喜这个名字和“铁人”、大庆已经密不可分了。

总理听闻王进喜被大家称为“铁人”后,拍手称快,并且也接地气地称他为“铁人”。关于周总理和王进喜的来往,也算是一段佳话。

周总理对大庆油田非常关注,他多次视察大庆油田,对“铁人”王进喜更是关怀备至,在他生命的弥留之际,周总理曾多次去医院探望他。

周总理第一次来视察大庆是在1962年,当时,他还带着他的夫人邓颖超。这一年,是大庆最艰难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全体石油工人及干部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临时搭建的棚子,吃的是粗粮和野菜,但从来没有人抱怨过什么,他们咬紧牙关克服眼前的困难,勤勤恳恳地坚守在石油开采前线。

图|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

周总理和邓颖超刚抵达大庆,就迫不及待地赶往大庆油田会战的第一线。周总理来到油田的站台上,正在作业的工人们看到周总理来了非常高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周总理亲切慰问了工人们,并与他们一一握手。

有的工人刚放下手中的活,手上还沾着泥浆,见到周总理后既兴奋又紧张,不停地用衣服擦拭双手,周总理看见后走到他们跟前,一把握住他们的手,笑着说:“没关系,我曾经也是工人。”在场的所有同志都被周总理的这句话深深打动。

周总理亲切慰问了工人们,跟他们一起合影,只见他将两只手臂分别搭在两位工人的肩膀上,工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周总理特别关心前线的工人吃不吃得饱,他特地去工人们食堂,走到灶台面前,一手掀开锅盖,另一手拿起勺子搅了搅锅里的粥,还拿起筷子尝了一下另一个锅里的菜,然后缓缓地说道:“同志们的生活太艰辛了。”短短一句话道出了周总理对工人们的关心。

图|周总理在大庆视察工作

走出食堂后,周总理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工人住的棚子,他朝那里径直走去,大家都劝他不要过去,周总理严肃地说:“你们能住,我就能进。”

这个工棚非常狭小,除了能铺一张床外,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见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躺在床上,周总理十分心痛地说道:“同志们,现在的生活确实很苦,但大家要相信,将来一定会好起来的!”在场的人再一次被周总理的话打动了,很多人热泪盈眶。

周总理的到来给予全体石油工作者不懈奋斗的动力,他们相信只要克服眼前的重重困难,就能开采出更多的石油。此后的三年里,坚守在大庆油田的工作者们不畏艰辛,矢志奋斗,踏实肯干,所有人齐心协力探明和建设大庆油田,并以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为国家提供足够的石油,这是中国在石油领域跨出的一大步。

1963年,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召开,周总理铿锵有力地宣布:“中国石油基本实现自给!”随后台下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国人民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

图|毛主席亲切接见王进喜

1964年,在毛主席71岁生日这一天,铁人王进喜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作为工人代表,出席了毛主席的小型生日宴。这一天,王进喜既兴奋又紧张,他穿着一套干净整洁的中山服,对着镜子整理了一遍又一遍,毕竟是第一次跟毛主席亲密接触嘛!

王进喜不仅参加毛主席的生日宴,还跟毛主席同席用餐,这是王进喜第一次跟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么近距离的接触,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么重要的时刻。

毛主席高兴地对参加他生日宴的同志说:

“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祝寿,就是我用我的稿费请大家吃饭。我的孩子不让来,他们没有资格。这里,工人、农民、解放军、领导在一起,不光吃饭,还要谈谈话嘛!”

时间来到1966年,周总理第三次来大庆视察工作,王进喜领着周总理再次站上站台,只见他一手扶着刹(shā)把,另一只手操纵着别的部件,娴熟地向周总理演示操作。

图|王进喜(右一)和正在指导工人

周总理高兴地问道:“这能打多少米?”王进喜信誓旦旦地回答:“今年能保证上5万米。”周总理满脸笑容,拍手称快,连说了三个“好”。周总理离开站台时还不忘紧紧握着王进喜的手说:“如果打上了5万米,一定要马上告诉我!”可见周总理对大庆油田有多么重视。

王进喜和工人同志们时刻谨记周总理的叮嘱,大家团结一心,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突破5万米。很快,他们就实现了这个目标,同年9月,1202和1205钻井队钻井深度达到了7万米,并且还在不断往下打,到年底便可以突破10万米,这在当时已经远远超过了苏联功勋钻井队和美国王牌钻井队。

王进喜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远在北京的周总理,周总理收到后,立即安排王进喜以石油捷报团团长的名义,带领他的团队前往北京报告喜讯。正值国庆之际,周总理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王进喜以及他的团队,这对于他们而言,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和十分大的鼓舞。

图|王进喜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一年年底,大庆及铁人王进喜本人遭遇了严重的诋毁。有人污蔑大庆的红旗是假的,说大庆工会是黑的,就连一心投身于中国石油事业的王进喜也被说成是地主,一时间,大庆到处流传着这谣言。

虽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但这多多少少也会对这些为中国石油事业不懈奋斗的工人们产生影响,他们为了让广大的中国人民用上石油,磨破手脚,流尽血汗,舍弃家庭,怎么还被人这样诋毁呢?这令工人们难以理解,更无心工作。

1967年,当周总理得知有人反对王进喜及工人们面临的遭遇时,他非常气愤,他曾多次去到大庆,也见过好几次王进喜,他深知他们是清白的,他要站出来为大庆和王进喜说话,他还对身边的人说道:“大庆最近很乱,还有人反对铁人王进喜,我很着急。一提起这件事情我就很激动,我恨不得飞过去看一看。”

周总理只见过几次王进喜,但他从王进喜的眼神和语气中了解了王进喜这个人,知道王进喜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内心执着而纯正。同时,周总理担心这铺天盖地的谣言会击倒铁人王进喜,使王进喜在精神上受挫,毕竟王进喜为祖国的石油事业无私奉献,怕这些流言凉了这位铁人的拳拳爱国之心。

图|王进喜和工人们在一起探讨钻井问题

周总理由于公务繁忙,他没办法亲自去大庆看望王进喜等工人同志们,他只能派人去大庆找王进喜,看看大庆那边的近况,同时传达自己的问候和担忧。

当周总理派来的人找到王进喜时,他既惊讶又激动,他没想到周总理这么关心大庆,这么关心自己,他对那人说:“请你回去后务必转告周总理,我王进喜没有趴下。”是呀,他可是铁人王进喜,怎么可能会趴下呢?

几天后,王进喜收到国务院办公厅发来的电报,要求王进喜立即动身前往北京。王进喜到达北京后,再一次见到周总理,周总理当着在场人员的面,郑重其事地说:“王进喜就是大庆油田的代表,他对大庆是有功劳的。”周总理的这番话不仅是为了击破铺天盖地的谣言,更是对王进喜的激励和肯定。

周总理深知,没有铁人王进喜,就没有大庆油田的今天,王进喜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作贡献,应该受到全国人民的敬仰。周总理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这位英雄,每次王进喜去北京开会时,周总理都会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

图|周总理和王进喜交谈

后来,王进喜还在周总理的亲自批准下,作为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去到阿尔巴尼亚参观。在这里,他跟随参观团的成员们访问了城市、乡村,还在不同的场合做了几次报告,他将中国的石油开采经验介绍给阿尔巴尼亚,得到该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不仅如此,王进喜还和在该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周总理相遇,他们像老朋友一样相约一起进餐,这一次,王进喜还像以往一样,被周总理叫到身边坐下,两人亲切地聊了起来,他还跟在座的其他同志聊了起来,让大家别只吃粗粮,既然出来了就多吃点好吃的。

此次来阿尔巴尼亚,王进喜受益良多,他不仅见识了一些新鲜事物,还遇到了敬爱的周总理。即使在国外,王进喜的心里还牵挂着大庆的工人们,他用仅有的一点外汇给工人们买了个“礼物”——两个“热得快”,回去送给伤病的工人,方便他们用来烧水熬药。

王进喜的心里装着大庆油田以及工人们,周总理的心里却装着王进喜和同志们,周总理和大庆人有着不可言喻的特殊情感,在大庆人最艰难的时候,周总理曾三次前往大庆视察,这给予了大庆人和王进喜极大的鼓舞,是他们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

图|王进喜在认真地记笔记

1970年,王进喜像往常一样去参加会议,谁知在会议上,他的胃病突然发作,领导见他痛得脸色发紫,立即停下会议,在多次劝说下他才离开。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就算是铁人也得注意身体,王进喜来到北京检查治疗之前,就隐约感觉自己身体不行了,他还回了一趟老家看望家人和乡亲,这可能就是最后一眼了。

周总理得知他来北京治疗后,给他找好了医院,安排他住院,并且安排了高级护理,住进了单间病房,还请了专家医生会诊。尽管周总理工作繁忙,没办法去看望王进喜,但他每天都会问王进喜的病情,或者委托夫人邓颖超前去医院看望。

对于王进喜的病情,周总理总是会事无巨细地过问,他还专门找到王进喜所在医院的院长谈话,希望他们尽最大的努力治疗王进喜的胃病。同时,周总理也非常担心王进喜的家人们,他叮嘱王进喜的孩子们要好好学习,认真工作,传承父辈的铁人精神。

图|王进喜的笔记

幸运的是,铁人王进喜没有被病魔打倒,只是他的身体远不如以前,在身体稍微稳定后,他就筹划着要出院,他坚持要去北京郊区的农场学习种菜。听说这里的杀虫剂好,他立即用自己的钱买了一些,然后托人带回大庆,这样就可以解决蟑螂和臭虫的问题。在他生命的弥留之际,他依旧心系大庆的工人们。

在他住院期间,大庆油田党委以集体的名义送来了300块钱,王进喜说什么也不肯收,最终,这300块被放在王进喜的沙发底下,王进喜发现后,交待身边的人把这笔钱交给组织,自己不需要这笔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病魔最终还是夺走了王进喜的生命,铁人王进喜这次没能扛住,他倒下了,永远倒下了,他的生命停留在47岁。

在大庆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留下了铁人王进喜的身影,他实现了拼命拿下大油田,宁可少活20年的誓言,他走了,但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值得世人学习,并代代相传下去。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jancl.cn/youxigonglue/51271.html

TAG:混沌与秩序之英雄战歌刷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