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游戏攻略网 游戏攻略 三国志12官渡之战

三国志12官渡之战

三国志12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外戚宦官专权,天灾人祸不断,终于酿成黄巾农民大起义。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了,东汉王朝却已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天下群雄割据,战乱不休。至建安四年(199年)夏,中国北方大致形成了袁绍与曹操两大军事集团。袁绍拥兵数十万,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幽、冀、青、并等州郡,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曹操则占领了黄河以南的衮、豫、徐等州郡,并把汉献帝接到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但曹操只有数万兵马,所处的地理位置又易攻难守,且后方很不巩固,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策、南阳的张绣仍与曹操为敌。所以总体作战形势利袁而不利曹。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起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序幕由此拉开。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道到许昌,曹军诸将认为难以战胜袁绍,曹操却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遂决定起兵两万迎敌。

八月,曹操率军进据黄河北岸重镇黎阳,派臧霸率精兵入青州一带,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昌。留于禁率步骑两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令东郡太守刘延守白马,以防止袁军渡河南下,此为第一道防线。九月,曹操还许昌,置主力在官渡筑垒固守,为第二道防线。官渡为袁绍进攻许昌的咽喉之地。12月,曹操复还官渡,亲自坐镇,严阵以待袁军来犯。

正当曹操全力以赴布置对袁作战时,刘备起兵反叛曹操,杀曹徐州刺史车胄,占据下邳,屯兵沛县,并积极与袁绍联络,欲合力夹攻曹操。曹操分析了眼前的形势,认为“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遂于建安五年(200年)年正月,率精兵东征刘备,一举占领沛县,收复徐州,转攻下邳,并迫降了关羽。刘备全军溃败,仅带少数兵马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去了。曹操获胜后,还军官渡,以迎战袁绍。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亲率大军进军黎阳,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进攻东郡太守刘延驻守的白马,刘延兵势微弱,被颜良军围困,情况紧急。四月,曹操决定率兵救刘延。他采纳谋士荀攸的建议,先自引兵到延津,佯装渡河袭击袁绍的后方,袁绍当即分兵西应。曹操却乘机率一支精兵向东奔袭白马,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斩杀,白马之围遂被解出。袁绍又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率五六千骑步兵渡河追击曹军。曹军当时只有骑兵五百余骑,危急之中,曹操令众骑兵解鞍放马,又将辎重丢弃在袁军来的路上。不久,文丑兵到,见到曹军丢弃的马匹、辎重后,你争我抢,乱作一团。曹操见此,命其500多骑兵立即上马,向袁军冲杀,袁军顿时溃败,大将文丑被斩首。此番曹军连斩颜良、文丑两员河北名将,袁军大为震动。袁绍下令退军阳武。曹操也还军官渡固守。

八月,袁绍兵临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数十里。曹操也分营与袁军对峙。九月,曹军出击,但战斗不顺。当时曹操兵不满一万,且十有二三为伤兵,只好退回营垒坚守。袁军见此,便堆起土山,筑高橹,用箭俯射曹营,使曹军士兵只能蒙盾而行。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曹操命工匠连夜赶造霹雳车,向袁军还以飞石,摧毁了袁军的橹楼。袁绍又命士卒挖地道袭击曹营,曹军也针锋相对,在营内掘地壕以对抗。曹操又闻袁绍的几千车军粮即将运至官渡大营,他立刻派大将徐晃、史涣截击,将袁军粮草全部烧毁。

双方相峙月余,曹军粮草将尽,士卒疲乏,于是曹操寻机与袁绍决战。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命淳于琼等五人率兵万余人护卫,将粮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谋臣许攸建议袁绍派轻骑趁夜突袭许昌,袁绍不予采纳。恰这时许攸家中有人犯法,被其政敌审配扣押。许攸一怒之下,投奔曹操,并献计曹操奇袭乌巢。许攸之计正合曹操寻找战机,出奇制胜的心意。于是曹操当机立断,留曹洪、荀攸守官渡大营,自己亲率步骑五千人,连夜出发,一路扮着袁军,骗过袁军哨卡。到达乌巢后,即围住粮屯放火,及至天明。淳于琼才见曹军兵少,于是出垒迎战。曹操挥军冲杀,袁军抵挡不住,被迫推回营垒坚守。这时,袁绍一面派骑兵救乌巢,一面命张合阝、高览攻打曹军官渡大营,企图使曹操退无所归。当增援的袁军骑兵逼近乌巢时,左右报请曹操分兵抵挡,曹操大怒说:“敌兵到了我背后才再告诉我!”于是士卒皆殊死拼杀,大破乌巢守军,擒杀袁将淳于琼。攻打曹军大营的张合阝、高览二将闻淳于琼兵败,又闻袁绍对他们二人起疑心,遂于阵前投降曹操。曹操乘势挥军掩杀,袁军大溃,袁绍及其儿子袁谭只带了八百余骑,仓惶逃往河北。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官渡之战四大特点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是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如将它们加以比较,则既有相似之处,而又有各自特色。

今天笔者就来回顾总结一下,以便大家加深对这三大战役的了解。

1. 三大战役的相似之处

众所周知,官渡之战是指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展开的战略决战;赤壁之战是指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夷陵之战是指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在夷陵一带发动的大规模战役。

这三大战役至少在二个方面有相似之处:第一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第二是关键时刻都采用了"火攻(烧)"战术。

1. 官渡之战:双方参战兵力,袁绍军约11万人,;曹操军5万人。很明显袁绍军比曹操军的数量多得多。但结果是曹操军以少胜多。

开始两军相持,时间将近一年,转折点是袁绍军中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并献上关键计策,让曹操奇袭并火烧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取得最终战争的胜利。

2. 赤壁之战:三方参战兵力,孙刘联军5万人,曹军20余万人(号称80万)。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不久,且之前又击败了刘备,势力强大、士气旺盛。即使孙刘联军加起来,与曹军相比也明显处于弱势。

但是,赤壁之战中因为孙刘联军战略战术应用得当,他们运用火烧曹军战船的制胜法宝,终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胜了强大的曹军。

3. 夷陵之战:双方参战兵力,蜀军约10万加上蛮兵约1万,共计11万人,而吴军仅有5万人。实力上看明显是吴弱蜀强。

夷陵之战中,吴军在主帅陆逊的正确指挥下,先采取以逸待劳、诱敌深入的方法,避开蜀军锋芒,与之相持半年之久。然后抓住时机火烧连营,从而大败蜀军,并取得最终胜利。

2. 三大战役的各自特色

三大战役虽有上述二个相似之处,但也各自呈现特色如下:

1. 战役结果影响各不相同: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让曹魏集团从此走向强大;赤壁之战则打破了曹操想统一中国的梦想,从此中国形成三国鼎立的状态;夷陵之战重击了蜀汉集团,战役之后不久,蜀帝刘备在白帝城身亡。并暂时打破了长久建立的孙吴联盟,蜀国开始走向下坡路。

2. 各战役的规模不一致

从上述各方参战的兵力可以看出,三大战役中赤壁之战的规模最大,而且它是唯一由三个国家同时参战的战役,三方参战兵力相加有25万人之多,而官渡之战与夷陵之战双方参战的兵力之和都各是16万人左右。

不仅如此,赤壁之战也是这三大战役中参战将领最多的一场战役。其中曹操军参战的主要将领有:主帅-曹操 ;谋士-荀攸、贾诩、程昱等;将领-张辽、徐晃、张合、于禁、许褚、曹真、曹休等。几乎包括了曹魏集团当时所有的谋士,及其全部精兵强将(五子良将中仅缺少个乐进)。

孙吴方参战的主要将领有:孙权、周瑜、鲁肃、甘宁、吕蒙、黄盖、凌统、丁奉、徐盛、韩当、程普、周泰、太史慈等。(四大都督就缺陆逊;江东十二虎臣也大多加入了)

蜀汉方参战的主要将领为:刘备、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关平等。(“卧龙凤雏”及五虎上将当时在刘备集团的都参加了)

官渡之战示意图

而官渡之战与夷陵之战都只有二方参战,分别是袁绍与曹操、东吴与蜀汉,所以参战将领及兵力都相对较少,规模就肯定不如赤壁之战了。

(从上述统计参战将领时才意外发现,只有刘备是唯一参加全三大战役的统帅。至于其他将领是否有三大战役都参加的?暂时没有发现,如有读者找到,欢迎告诉笔者。)

3. 除火攻外,各战役取胜的战术有所不同

官渡之战曹操取胜主要有二个关键:一是战前郭嘉给曹操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提出著名的"十胜十败",让曹操重拾了信心,为后来战胜袁绍奠定了基础;二是袁绍投降过来的谋士许攸,提出了让曹操能反转的妙计,火烧袁军在乌巢的粮仓,得以最终击败强大的袁绍。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利,并集思广益,首先有周瑜、鲁肃提出联刘抗曹方案,然后诸葛亮吞战群儒打消东吴方主帅、大臣顾虑,双方谋臣、将领分别又实施了草船借箭、借东风、苦肉计、火烧曹军船只等一系列妙计,最终才能取得大胜。

夷陵之战中吴军主帅陆逊能正确分析敌情,敢于先退一步,摆脱不利的地形,然后抓住时机火烧连营,在已经局部胜利的形势下,他果断停止追击蜀军,防范曹魏的乘机进攻。从而重击蜀军、大获全胜。

总之,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三大战役比较起来,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特色。笔者今天只是粗糙的小结一下,希望大家补充交流。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jancl.cn/youxigonglue/47272.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