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冰刃4

superboost

冰刃系列作为ROG游戏笔记本中的头牌(我们先忽视一下超神X那种怪物),可以说是一直引领着市场上轻薄型游戏笔记本的发展趋势。前不久推出的冰刃4 Plus在全面更新配置之后,用液态金属导热换来的“怪物”级别的散热能力让它可以说是摘得了轻薄型游戏本中的性能桂冠。

在采用RTX 2080 SUPER Max-Q的版本之后,ROG又推出了一款使用RTX 2070 SUPER显卡的冰刃4 Plus,这次的GPU可算是满血了。虽然芯片规模差了一些,但更高的频率可以弥补一些规模差距,那么这款使用满血RTX 2070 SUPER的冰刃4 Plus能有大哥的几成功力呢?看完下面的评测文章,你就知道了。

ROG冰刃4 Plus 2070 SUPER版笔记本评测:性价比更高的旗舰机

外观与接口

冰刃4 Plus的A面材质与上代保持了一致,整体为金属材质,且使用了精细的拉丝工艺。一条斜线上从左上角拉伸至右下角,与凹陷的折角完美衔接。斜线将整个A面的拉丝走向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左边垂直向下,右边平行于分割线方向,于左上拉至右下。作为家族标志的“败家之眼”Logo位于右侧,表面镀铬,并不具备发光能力。整个A面的风格与ROG笔记本家族保持一致的同时,又有冰刃系列的特色。

细看A面的拉丝工艺,在光的反射下显得非常的细腻,下方的金属格栅和Zephyrus的名字诉说了它高端的身份。

打开顶盖,冰刃家族特有的D面撑起特性开始发挥作用,将键盘与桌面间撑起约莫5°的夹角,上盖最大打开角度约为120°,平时使用的话放在95°左右,下部机身已经充分抬起,为AAS风洞散热系统提供充足的空间。

B面屏幕采用三面窄边框设计,底部为匹配机身尺寸留出了较大的宽边。B面顶部没有摄像头,不过ROG官方提供了一个外置的USB摄像头,能够提供1080p分辨率下60帧的影像采集。

这块屏幕与之前测试过的顶配冰刃4 Plus是一样的,300Hz的刷新率和标称100% sRGB的色域对于玩家来说是非常够用的,由于此前对屏幕进行过测试,这边直接搬运原本的测试成绩:

sRGB

DCI-P3

Adobe RGB

可以看到这块屏幕的sRGB覆盖达到了99.7%,达到宣传的100% sRGB色域覆盖的程度。校准前的色准表现也还算是过得去,不过如果要用它进行专业的摄影或视频创作的话,还是需要进行校色,校准之后这块屏幕的色准非常高,平均ΔE在0.33,最大ΔE也只有1.17。整体素质相当不错。

再来看到C面,冰刃系列传统的下置式键盘非常显眼。将键盘下移有几个目的,一个是可以更好的照顾到两个发热核心的散热,在采用这种散热方案后,两枚涡轮风扇的进气口从机身底部移到了C面;另一个目的是让用户的手部可以远离主要发热区域,尽量提升使用体验。

键盘按键带有RGB背光,支持单个按键的背光颜色调控。

由于对键盘进行了下置处理,原本位于C面下半位置的触摸板被移动到了键盘的右侧,并且由原本的横置改成了竖置。为了让需要小数字键盘的用户能够用的舒服一点,冰刃4 Plus于此处设计了一个切换按钮,按下之后这块触摸板就会变成一块触摸式的小数字键盘。

机身边缘的边框倒角采用了暗金色的金属包边,非常容易反射光源,亮澄澄的。

最后是D面,可以看到这款笔记本并没有在D面设计换气口。整个D面明显分成了两个部分,上部有一个可开启的“舱室”,它就是AAS风洞散热结构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再来看看扩展接口的配置,机身左侧有DC IN、HDMI 2.0b、USB 3.2 Gen 2x1 Type-A、USB 3.2 Gen 2x1 Type-C外加一个复合式的3.5mm音频接口。右侧有有两个USB 3.2 Gen 1 Type-A接口,另外有一个Thunderbolt 3接口。缺少RJ-45网口可能会让在意网络稳定性和延迟情况的玩家感到困惑,不过Thunderbolt 3接口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机身接口不足的缺点。总体来说,接口是基本够用的。

测试环节

介绍完整台笔记本的外观和扩展能力,我们还是来看看它的跑分情况。这台2070 SUPER版的冰刃4 Plus使用了一张满血的RTX 2070 SUPER显卡,其TGP比大哥机型上面用的RTX 2080 SUPER Max-Q还要高25W,达到115W的高度,不过它并没有Max-Q专属的Dynamic Boost来实时调配TGP。其他配置方面,除了内存只给了板载的16GB以外,其他方面均与大哥机型相同,CPU的功率限制也完全一致,在自带的增强模式下,其PL2高达135W,PL1也有100W,这样的设定放在市场上使用Core i7-10875H的机型中是绝对的佼佼者。

整机性能

先来看看整机性能表现,使用PCMark 10的现代办公基准测试项目对其进行测试,得到以下成绩:

由于冰刃4 Plus并没有做Advanced Optimus功能,切换显卡输出需要重新启动,虽然重启速度很快但总归有个过程,所以PCMark在两个模式下分别进行测试。可以看到在独显直出下面,数位内容创作环节的得分明显高于Optimus模式,这也是独显直出带来的好处。

视频剪辑性能

考虑到现在内容创作者越来越多了,不少人也会选择利用手头的PC或笔记本设备去进行各种创作,比如时下正盛的视频类短节目就是较为常见的个人创作内容,这里我们选择常用的Adobe Premiere Pro进行序列的实时预览和导出测试,使用的项目为我们常用的测试序列,源素材为4K规格。

100%分辨率的回放测试非常流畅,基本达到25fps的满帧,而导出测试上面,因为新版Premiere Pro支持NVENC,因此在导出速度上面相较于纯软件是有较大提升的。当然,即便不用NVENC,软件导出的速度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

SSD性能

CrystalDiskMark

AS SSD Benchmark

这台冰刃4 Plus标配了一根容量为1TB的三星PM981a,使用的是三星原厂的9x层堆叠3D TLC颗粒,在寿命和效能上面可以说是目前SSD中的第一梯队成员。

满血RTX 2070 SUPER的威力

老黄的刀法想必各位都见识过,这块笔记本端的RTX 2070 SUPER与桌面版RTX 2070 SUPER的规模是一样的,同样拥有2560个CUDA核心,也就是40组SM单元,160个材质单元和64个ROP也都是完整规格,没有遭到“毒手”。从上面的GPU-Z截图中可以看到,在系统默认的增强模式下,这块显卡的核心频率比默认的要高100MHz,显存频率也要高一些。为了了解移动版满血RTX 2070 SUPER的威力,我们使用了3DMark和一些游戏进行了测试:

3DMark理论成绩

这里我们将冰刃4 Plus的3DMark与一台同样为17.3寸、采用RTX 2080 Max-Q的机型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在部分项目中,规模稍差一些的RTX 2070 SUPER反而得到了更高的分数,这就是更宽裕的TGP所带来的效果。

游戏性能

游戏测试中,除了采用之前测试RTX 2080 SUPER Max-Q版本的冰刃4 Plus时使用的游戏外,还引入了刚上PC端的大作《死亡搁浅》,游戏支持DLSS 2.0技术,可以充分利用RTX家族显卡的AI性能,提高游戏帧率。

在此次测试的绝大多数游戏中,这款RTX 2070 SUPER版本的冰刃4 Plus都给出了一个满意的帧数。就算是面对开启了光追特效的《地铁:离去》时它也给出了平均超过60fps的流畅帧数,可玩性毫无问题。不过在《刺客信条:奥德赛》上面则是出现了一点尴尬的情况,因为游戏对内存性能较为敏感,单通道内存在它的Benchmark中表现不佳。

CPU性能

这款冰刃4 Plus的CPU仍然是Core i7-10875H这颗移动端目前唯一的8核i7,基础频率2.3GHz,最高睿频有5.1GHz。单核方面因为在频率上有一定的提升,所以比上代主流的Core i7-9750H相比有小幅提升,提升更大的当然还是它的多线程性能,多出来的两个核心和四个线程是实打实的。所以在偏重CPU计算方面,新一代采用8核i7的机型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内存与缓存测试

内存方面,这台冰刃4 Plus标配的只有板载的16GB DDR4-3200内存,这点是我没有想到的。当然这板载的16GB内存也只能是单通道形式的。在默认情况下,内存频率运行在DDR4-2933上,如果需要更高的内存频率,用户可以手动前往BIOS设定中开启超频选项,在重启之后,内存频率将会上到DDR4-3200,不过由于受到单通道的限制,DDR4-3200下面的带宽和延迟提升都较为有限,推荐用户还是购买32GB双通道版本或者手动添加内存。

散热测试

笔记本的散热能力决定了它内部硬件性能表现的上限,因此,对笔记本,尤其是对游戏本,是很有必要做散热能力测试的。在进行散热测试之前呢,对于冰刃4 Plus的散热系统,我们有必要做一番介绍。

前文已经提到,冰刃4 Plus使用了名为AAS风洞设计的底部垫高辅助散热,通过特制的转轴系统,在打开顶盖的同时会顶起底部的盖子,露出一个较大的出风口,而进风位置,则是C面上部。

官方数据表明,这种设计最大能够提升32%的进气量。

拆解的话,这款冰刃4 Plus与顶配机型并无二致,拆卸掉底部的可见螺丝,再撬开C面机壳,即可打开它。

可以看到整个主板PCB仍然是采用了ROG特色的红色。这套散热系统就是ROG的冰川散热架构2.0 Pro了,GPU与CPU之间共用一根6mm热管和一根8mm热管。为了更好的照顾有更高标定功耗的GPU,另外为它搭配了一根8mm热管,CPU也有自己独享的一根6mm热管。同时,为了保证周边的显存、供电模块在高负载下的正常工作,它们各自拥有一根热管。

我们还是按照常规使用AIDA64的FPU烤机做CPU负载项目,用3DMark的FireStrike Extreme做GPU的负载项目,使用HWiNFO记录系统传感器的数据,测试时环境温度为25℃。

单烤

首先是单烤,和大哥机型一样,ROG激进地将这枚Core i7-10875H的PL2设定在135W,PL1设定在100W,实际测试下来,想要让CPU在Tau限定的时间内达到135W的功率还是有难度,应该是需要手动将风扇调高转速才行。从曲线的初始部分也可以看到,CPU的功率并不是直接上到最高点,而是随着风扇转速的提升而提升,最终又稳定在130W左右的水平。在Tau结束之后,CPU功率回落到PL1的100W水平线,温度也有大幅度的回落。需要注意的是,冰刃4 Plus因为使用了液态金属做散热填料才能在这个温度上到如此高的功率,这也是机型的亮点特色之一。

双烤

再来看双烤,在开始时CPU仍然能够上到120W+的功率,但由于此时的散热系统压力巨大,为了保证显卡的全功率运行,CPU开始降频,功率降到了55W,不过仍然比Intel标定的45W TDP要高那么10W,显卡则一直是满功率运行状态,为115W。不过后半程CPU散热系统有点顶不住压力,功率一度在50W~55W之间波动,最后稳定在50W左右。整套散热系统能够承担50W~55W+115W的散热能力,仍然是非同一般,甚至比大哥机型要更优秀一些。

在双烤状态下对其进行噪音测试,测试点位于笔记本前约1m处,测得最大噪音为52.4dBA,考虑到这套散热系统的效果,这个噪音属于可接受范围之内。

同时对其进行热成像摄影,可以看到C面上部中央是整个散热系统中温度最高的位置,而键盘左上方温度稍微偏高一些,但完全没有到烫手的程度,键盘下置式设计还是相当有用的。

续航水平

冰刃4 Plus在机身内部塞入了一块76Wh的电池,就17寸机型来说并不算是大,但考虑到冰刃4 Plus的整体尺寸较常规的17寸机型要小上不少,这个容量已经算不错了。

在使用Optimus模式,电源模式置于静音的,屏幕亮度保持在150nits,全程连接Wi-Fi的情况下对其使用PCMark 10的现代办公续航测试,得到6小时53分钟的结果,与RTX 2080 Max-Q版本的冰刃4 Plus基本一致。电池对它来说并不是大号UPS,而是可以支撑笔记本运行较长时间的。

质保

ROG为冰刃系列提供了时长为3年的全球联保,另外还提供一年内不限次数的意外险。

总结:便宜了一些的冰刃4 Plus,仍然是你的游戏利器

这款搭载满血RTX 2070 SUPER显卡的冰刃4 Plus仍旧拥有强悍的性能,和Core i7-10875H配合能够通吃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3A和网络游戏,外加一块刷新率高达300Hz的17.3寸屏幕,这款轻薄游戏笔记本能够很好地在通往王者的道路上辅助你。

这几天我也不断地把这台17.3寸的笔记本在住处和公司之间带来带去,冰刃4 Plus轻薄化的机身让这种携带不再像曾经“搬运”砖头本那样痛苦,不管是挤地铁还是骑车,相比起其他15.6寸的高性能游戏本,它并没有增加太多的负担。这点对于很多要在学校宿舍和家之间来回带电脑的学生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卖点了。

不过它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考虑到售价的话,ROG给这个价位的游戏本只配了单通道内存还是略显小气了一些,双通道内存在游戏等应用中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当然,说到售价这个话题,绕不过的还是和顶配的RTX 2080 SUPER Max-Q版本比一下价格了,换了张显卡,便宜了5000块钱,相对的性价比还是高出不少的。所以如果要是考虑购买冰刃4 Plus,但并不追求极限性能的话,这台RTX 2070 SUPER版本的冰刃4 Plus是更适合你的游戏利器。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jancl.cn/youxigonglue/57315.html

TAG:superbo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