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参天一层 什么叫少阳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少阳参天一层

少阳参天 1层:这里面非常复杂(迷宫中需要反复穿梭于外层和树洞之间)。不过正确到达中心出口的道路只有一条。在道路上可以踩坑进入树洞,也可以从绳索进入树洞。

为了不会迷宫,在离开树洞之前,要将里面的所有道具全部拣完,这样可以鉴别树洞走没走过。

(通往出口的标志:当面前有1条绳索、1个树丛挡着去路,而且对面就有存盘点,那么你现在从绳索下去,下去后会有存盘点,而且有一个天女妖怪。

接着,从这个树洞里面的另一条绳索爬上去。接着再爬上蔓藤,到达枝条上面,再通过另一头的蔓藤爬下去,就看到通往终点的路。)

最后从终点的浮台来到第2层。

2层:原理和第1层是一样的,但在树枝上会出现两次断层,都会掉回第1层。

(幸好离出口还算近一点……再从第1层来到第2层)两处断层:一次在入口左边,小宝箱对面的路出现断层;另一次是在出口处出现断层。

之后就简单多了,不要进入树洞,一直在树枝上面走,就会到达终点。最后乘坐浮台进入第3层。

3层:来到水池边触发剧情。 地图: 少阳参天1http://202.108.37.156/i/2004-11-05/30992.shtml 少阳参天1树洞http://202.108.37.156/i/2004-11-05/30993.shtml 少阳参天2http://202.108.37.156/i/2004-11-05/30994.shtml

什么叫少阳

少阳的腑有足少阳胆和手少阳三焦,少阳的经脉则循人身之侧。少阳病当然会影响少阳的经和腑。

《内经·灵枢·本输》认为“胆者,中精之腑。” 认为胆内藏精气。《灵枢·四时气》提到“胆液”,《素问·咳论》和《灵枢·天年》都提到“胆汁”,提示胆中所藏的精气是液体,故后世有胆藏“精汁”之说,现在西医认为,胆里面就是胆汁。

胆汁味极苦,故在胆病时常出现口苦的症状。

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之“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灵枢·四时气》之“呕胆”病见“善呕,呕有苦……胆液泄,则口苦”,《素问·痿论》之“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等。《伤寒论》第263条少阳病的提纲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将口苦放在第一位。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奇病论》说:“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可见,虽然所有的脏腑都主神志,都与神志有关,谋虑由肝所主,但有了多种谋略、考虑之后,最终做出决断的则是胆的功能。

只有肝胆的功能正常和谐,谋虑、决断功能正常,人才能正常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事务,心理过程才能正常。

因此,人的勇怯就与胆有关。如《灵枢·论勇》中就有“勇士者……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怯士者……肝系缓,其胆淡满而纵……故不能久怒。”

胆气虚,则会出现善恐和犹豫不决。如《灵枢·奇病论》在论胆疸说“此人者,数谋虑而不决,故胆虚,气上逆而口为之苦。”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在讨论胆病时也说“善太息……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 《灵枢·四时气》讨论呕胆时也说“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太息,就是长叹气,人们常说的长吁短叹,是人在遇到无力处理和把控的事情时犹豫不决的心情和抑郁的状态。

《伤寒论》第264条的少阳中风误用吐下后的“悸而惊”、第265条的少阳误汗以后“烦而悸”,以及第107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中的“胸满烦惊”等,都与误治伤及胆气有关。

反过来,胆气过盛则就表现为善怒。《素问·宣明五气篇》和《灵枢·九针论》中都提到了“胆为怒”,这和肝相似,肝气旺的人脾气大,胆大的人脾气也大。

少阳的腑还有手少阳三焦。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

《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

《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

由上可见,三焦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水液运行的通道,一是气运行的通道。

少阳病的小柴胡汤证明显的影响了三焦的功能。如第230条说“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少阳病对少阳经脉的影响也是常见的。如第263条提纲证中的“咽干、目眩”;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第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其头痛当是两侧的头痛;第96条的“胸胁苦满”等,都与少阳经脉循行的部位有关。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肖相如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