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百科网

幼闻联播(幼闻联播的百科)

幼闻联播播出期数

1、《幼闻联播》至少播出了四期。第一期:2009年12月19日,第一期《幼闻联播》在优酷、56网上发布。第二期:2010年1月1日,《幼闻联播》第二期上线,主持人表现更为成熟,节目质量有所提升。第三期:2010年3月7日,第三期《幼闻联播》作为特别节目,为患白血病的小朋友进行了募捐。第四期:2010年3月11日晚,第四期节目报道了幼儿园小朋友捐款仪式。

2、年12月19日,第一期《幼闻联播》在优酷、56网上发布,不到半个月,观看量便超过100万次。面对随后的质疑声,如《幼闻联播》成人化、影响童真等,节目并未受到影响,继续录制并广受欢迎。

3、幼儿园版新闻联播在网络中引起了热议,这是开播30多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标志性节目之一。在福建厦门,一款模仿《新闻联播》风格的节目横空出世,几乎照搬了《新闻联播》的几大新闻块及惯用的措辞,节目味道模仿得相当纯正。

4、模仿经典节目:《幼闻联播》模仿的是开播30多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风格,几乎照搬了《新闻联播》的几大新闻块及惯用的措辞,展现了极高的模仿纯正度。由幼儿园小朋友主播:该节目由两位幼儿园小朋友担任主播,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活泼的语言,报道孩子们眼中的“时事”,充满了童真和趣味性。

5、新闻联播》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新闻类节目之一,而厦门版的“新闻联播”几乎照搬了《新闻联播》的几大新闻块及惯用的措辞,节目味道模仿得很纯正。而更“纯”(纯真、幼齿)的是,该“新闻联播”由两位幼儿园小朋友担任主播,貌似专业的新闻稿播放的是孩子们眼中的“时事”,故称“《幼闻联播》”。

6、在原北京广播学院就读时,曾长期训练主持儿童广播《小喇叭》。

幼闻联播创作背景

相关背景:1987年,《新闻联播》收录香港无线新闻的新闻影片。同年,作曲家孟卫东完成了一首19秒的乐曲,这首乐曲在1988年3月开始成为《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至今未改),同时更换片头。同年,《新闻联播》播音员由1人改为2人播出,节目结束后打出编辑制作人员名单。

创作背景起源于1987年,当时的《新闻联播》音乐编辑包布和向孟卫东提出了一个挑战,要求为节目创作一个16秒的片头曲,既要体现国家精神,又要展现权威风范。

创作背景:《新闻联播》开始曲是在孟卫东的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里诞生的,这个小房间堆满了钢琴、音响、录像机、纸谱和书籍,给了他许多乐思灵感。

创作背景:1988年3月,孟卫东创作了这首短短19秒的乐曲,并被《新闻联播》选用为开始曲。自此以后,这首乐曲便以每天一遍的高频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播放,成为了无数观众耳熟能详的音乐。影响力:由于这首乐曲的广泛传播和长期使用,孟卫东被人们誉为“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制作背景:1987年的一天,时任《新闻联播》音乐编辑包布和找到他,问他能不能给《新闻联播》写一个片头曲,要求就是时长必须是16秒,还要能够代表国家形象,展现大台风范。当时他们找了两个人分头创作,孟卫东交了十几段,最后央视在孟卫东写的那些段中选中了一个。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晚间新闻节目,节目由郭志坚、康辉、海霞、李梓萌、欧阳夏丹、刚强、潘涛、宝晓峰、严於信、郑丽担任主播。节目以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农业、交通等方面新闻为主。

幼闻联播的各方评价

让孩子参与 “制作新闻”,东浦幼儿园负责人颇为赞许黄贵清家长的热心行为,认为寓教于乐有益于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CCTV著名主持人王凯在看了视频后,拍手称绝,并称:“真要有这样的电视台,我等就别干了,收视率没法儿跟人家拼。

综上所述,《幼闻联播》作为一款由幼儿园小朋友主持的模仿《新闻联播》风格的节目,以其独特的视角、纯真和趣味性,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也为成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考。它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激发了我们对新闻传播方式的思考和对孩子们声音的尊重。

《幼闻联播》的创作背景如下:模仿经典节目:《幼闻联播》模仿的是开播30多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风格,几乎照搬了《新闻联播》的几大新闻块及惯用的措辞,展现了极高的模仿纯正度。

年1月1日,《幼闻联播》第二期上线,时长9分58秒,主持人黄祉语与张卓研表现更为成熟,忘词情况显著减少,节目质量提升。同年2月,UUTV录制幼儿版春节联欢晚会,为儿童节日增添新意。3月7日,第三期《幼闻联播》特别节目为患白血病的小朋友募捐,视频仅2分钟,内容充满温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