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北约为什么要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年一位北约的高级将领说当时北约认为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正在中国大使馆,所以轰炸大使馆是一次计划好的“斩首行动”。
中国大使馆被炸确实已经20年了。这一事件发生在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盟以保护人权为由空袭南联盟,轰炸持续了整整78天。
美国和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后,各种流言蜚语不胫而走,各种背景的媒体蜚短流长。不难看出,有的媒体是为美国和北约的全球战略服务,因此,也就为其炸馆行为辩护,事后为其行为寻找借口。说法之一,轰炸针对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
有3个说法:F117南斯拉夫不可能用雷达侦测到,是中国用卫星提供的情报 中国研制的武器没有地方实验,给南斯拉夫实验了。
国际舆论持续谴责北约暴行 1999年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袭击,造成3名记者遇难、20多位外交人员受伤。2016年6月17日,我国在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上竖立纪念碑。
北约向死难者家属及中国政府表达“深深的歉意”,但北约不会因此停止对南联盟的轰炸,除非南联盟同意北约提出的停止轰炸的条件。
北约为什么轰炸南斯拉夫
1、这场冲突本属于南联盟内部的民族矛盾,但美国领导的北约却将其渲染为人权危机,以此为理由,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南联盟发动了空袭。 北约在战争中向990个目标发射了2300枚导弹,投掷了14000枚包括贫铀弹和集束炸弹在内的炸弹。 这场冲突导致了超过2000名平民丧生,其中包括88名儿童,数千人受伤。 另外,超过20万塞尔维亚人被迫撤离科索沃。
2、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
3、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目的是分裂南斯拉夫,粉碎塞尔维亚,占领科索沃和梅托希亚,为北约到达巴尔干半岛创造条件。1999年3月24日,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批准下,时任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宣布,对南联盟发动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在接下来的78天里,南联盟遭到了世界上最强大军事联盟的狂轰滥炸。
4、北约对南斯拉夫的轰炸行动,通常称为科索沃战争,表面上是基于人道主义干预的考虑。人道主义干预的角度来看,北约的军事行动是为了应对南斯拉夫境内科索沃地区的种族冲突。1999年,南斯拉夫政府军的行动导致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遭受迫害,这一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5、这一行动代号为“盟军”。这一事件标志着科索沃战争的爆发,最终导致南斯拉夫联盟在1992年解体。北约对南斯拉夫的轰炸是因为南斯拉夫联盟内部科索沃独立的争议。北约支持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族分裂势力,而南斯拉夫坚决反对北约的干涉和多国部队进驻科索沃。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导致科索沃战争的爆发。
1999年南斯拉夫中国大使馆被炸的真实原因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看美国对于这场事故的解释,因为在策划这场战争之时,美军情报局得到的信息有着很大误差,因此地图也买错了,碰巧的是这张地图中没有表明中国大使馆,所以酿成了悲剧,属于明确的失误。
年5月8日日清晨,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被炸,三人牺牲,数人受伤。 我方政府按照一贯处理方式表达抗议,愤慨,强烈抗议等等。 美帝最后调查说是:我们的精确激光制导炸弹定位错啦,误炸误炸,赔点钱大家算了吧。
中国大使馆被炸是1999年5月8日,突遭美军轰炸。1999年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这次战争中美军出动了F117战斗机对南斯拉夫重要目标狂轰乱炸,这种战机是美国研发的一种隐形战机,雷达发现不了。
中国领事馆为什么会被轰炸?
1、月15日,苏驻哈尔滨领事馆被捕之苏联人员被东省特别区法院判刑,19日东省特区当局以“有接济共党嫌疑”,对苏联远东银行实行监管,由市政局,总商会和银行公会组成保管远东银行财产委员会,21日南京外交部电令驻德国公使蒋作宾中止与苏联谈判,这一系列事件对于苏军的全面进攻起了火上烧油的作用。
2、其实,早在一个世纪以前,法国就在成都设立了领事馆,无独有偶,最初租用的房子也是在锦江区东大街一侧的三圣街上,后来迁往双凤街再迁往紧邻锦江区的上翔街,街口开在顺城大街侧,那里至今还有一座始建于1909的基督教礼拜堂——上翔堂。
3、事实上,二次大战期间,日本陆军与海军的密电码始终未被破译过,日本的空军密电码则比较简单,容易破译。 中国的“暗算”天才叫池步洲…… 不到一个月,池步洲破译了日本几百封密电 池步洲生于1908年,福建省闽清人。他从小就聪慧好学,高中毕业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在机电专业就读。
4、他把译出的电文送给上司霍实子,并谈了自己的判断。霍当即提笔签署意见:“查‘八一三’前夕日本驻华大使向日本驻华各领事馆发出的密电。”当时的密电下令在华各领事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和电报本子,说明日寇已决定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
美国和北约为何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北约和美国解释称,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是出于误炸,原因是使用了过时的地图,且中国大使馆距离轰炸的真正目标——南斯拉夫联邦供应和采购局很近。尽管这一解释引发了诸多质疑和猜测,但根据现有证据和资料,误炸是导致这一悲剧的直接原因。
从事件背景来看,当时美国主导北约轰炸南联盟,而中国因反对军事干预与美国立场对立。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在该地区的利益和霸权地位,企图通过轰炸中国大使馆这一极端行为,对中国进行威慑,以此试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底线。同时,削弱中国对南联盟的支持,减少其在干预南联盟事务时来自中国方面的阻碍。
综上所述,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主要原因按照官方说法是误炸,但由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信任缺失,这一说法在国内并未得到广泛接受。该事件对中美两国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剧了双方之间的不信任和分歧。
书中揭示了北约的“双轨”系统,即攻击目标的选择既有北约高层的认可,也有美国单独控制的政治敏感目标。这可能解释了为何中国使馆被误为目标。马尔科姆·坎依认为,袭击中国使馆是美国的战略,旨在警告支持南联盟的国家和发出亚洲可能成为新战场的信号。
北约此次“轰炸”更像是对中国的一种敲打,表达其不满又不想承担直接冲突的代价。
中国在苏联解体后逐渐成为社会主义世界的核心国家之一,北约通过误炸大使馆打击了南联盟的抵抗信心,同时也对国际社会主义势力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次事件不仅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使中国加速科技发展,特别是在军事装备科技领域,以便在未来应对可能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