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百科网

关于南京历届市长书记的信息

我国建国后南京市第一任市长是哪位?

1、新中国南京第一任市长是刘伯承。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刘伯承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

2、刘纪文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6月6日,南京被定为特别市,刘纪文成为南京建市后的第一任市长。

3、后任红五军五纵队政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秘书长。1933年4月到张家口任中共前线委员会书记,参与领导抗日同盟军工作。后任中共河北省委军委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部长、石家庄市市长。

4、南京市曾经的市徽是一种叫辟邪的动物。上世纪八十年代,南京曾有过自己的市旗市徽,虽然几年后就被取消了,但那只辟邪从此深入人心,代表了南京的形象。20世纪80年代,南京相继推出了市徽、市旗、市花和市树。市徽图案于1986年正式开始征集。

5、紧接着,5月1日中共南京市委成立,刘伯承同志任书记,宋任穷同志任副书记,陈修良同志为组织部长,张际春同志为宣传部长。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刘伯承被任命为第一任市长,柯庆施和张霖之为副市长。市政府的“秘字第1号”布告明确了他们的任职情况。然而,南京在被接管初期面临复杂形势。

6、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 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

80年代南京市长有哪些人?

1、年4月南京解放后,刘伯承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1949年11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部向大西南进军,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2、王昭铨,安徽芜湖人。安徽大学肄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担任过中共甘泉县委宣传部部长、淮南中学副校长、豫皖苏建国学院副教务长。建国后,他历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副教育长,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江苏省委统战部部长,南京市委副书记,南京市市长,江苏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

3、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河西才有了最早的一条水泥路———4米宽的江东路。如今双向14车道的江东大道,80米宽的路幅,还设有公交车专用辅道,绿树繁花,美不胜收,被誉为“金陵第一路”。

4、陈丹淮,男,汉族,中国的伟大军事家、革命家陈毅之子。祖籍四川省乐至县复兴场张安井村。1943年生于江苏淮安盱眙黄花塘,少将军衔。陈之常,男,汉族,1974年12月生,四川大竹人,大学学历,法学学士,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江苏省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5、你这个要讲什么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后.副市长:靳道强、沈健、王咏红、许仲梓、陈维健、李琦、陆冰、陈刚 南京解放时,南京军管会宣告成立,刘伯承为主任,宋任穷为副主任。刘伯承是第一任南京市市长兼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当刘伯承调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柯庆施便由副市长升为南京市市长。

解放后的南京市委历任领导们

1、解放后,南京市的军管工作由二野负责,三野仅保留少数部队在南京外围。南京市的第一任市委书记兼市长,是由刘伯承元帅担任,他也是华东局常委、华东军区司令员,直到6月9日因二野进军大西南调整领导班子才卸任。

2、第一任市长:刘伯承,任期19405 - 1950.07。南京解放后,中央决定刘伯承担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此后不久,刘伯承就离任南京,参与谋划指挥进军大西南。任职 的工作总结:要求市军管会立即组织硫铁矿、机械厂、兵工厂、被服厂等所有有条件复工的工矿企业全部复工。

3、是当时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他在南京解放后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现在在南京的长桥大桥南侧的大桥南路广场西侧还有他的铜像。

4、陈修良作为南京地下党的第9任市委书记,于1946年4月来到南京。她根据白区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即“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进行分工布置,并领导情报系统。在解放前夕,陈修良一夜无眠,期待着南京的解放。南京解放后,她终于从地下走到了光明之中,不会再面临牺牲的危险。

5、党组副书记、厅长、党组书记,1987年任无锡市委副书记、无锡市市长,199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95年任南京市委副书记、南京市市长。2001年10月起,王宏民同志不再担任南京市委副书记。现任江苏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2008年 王宏民同志不再担任江苏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6、年4月,南京历经解放,标志着新纪元的到来。5月1日,中共南京市委正式宣告成立,刘伯承以卓越领导力,担任了首任统战部部长。同年3月初,中共苏北区委统战部成立,惠浴宇接任部长一职。12月初,中共苏南区委亦成立统战部,管文蔚成为该部的负责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