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百科网

朱瞻基殉葬的妃子名单(朱瞻基死了谁继位)

恭肃贵妃:为朱高炽生了三个儿子,最后被迫殉葬

郭贵妃给朱高炽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第八子滕怀王朱瞻垲、第九子梁庄王朱瞻垍、第十子卫恭王朱瞻埏。郭贵妃最开始是太子府的妾,朱高炽继位为皇帝之后,封她为贵妃。尽管郭贵妃生了三个儿子,还是功臣之后,仍被要求殉葬,而且是第一个为朱高炽殉葬的妃子,而其他生了子女的妃嫔、作为功臣之后的妃嫔,没有殉葬,躲过一劫。

郭贵妃的特殊情况:恭肃贵妃郭氏是明朝开国名将郭英的孙女,身份尊贵,且为朱高炽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滕怀王朱瞻垲、梁庄王朱瞻垍、卫恭王朱瞻埏。然而,尽管她身份高贵且育有子嗣,仍被要求殉葬。张皇后的嫉恨:郭贵妃受到朱高炽的宠幸,地位仅次于皇后张氏。

朱高炽死后有五位妃嫔为其殉葬,分别是贵妃郭氏、顺妃谭氏、淑妃王氏、丽妃王氏和充妃黄氏。贵妃郭氏:郭氏是明朝开国名将郭英的孙女,地位显赫,且为朱高炽生了三个儿子(滕怀王朱瞻垲、梁庄王朱瞻垍、卫恭王朱瞻埏),但仍被要求殉葬。这很可能是遭到了朱高炽的皇后张氏的嫉恨,故意下令让她殉葬。

洪熙元年五月庚辰(1425年5月28日),明仁宗去世。明初制度,皇帝去世以活人殉葬,此次共殉葬五人,郭氏第一个被殉葬,谥号恭肃。

明初时期,为明成祖、明仁宗和明宣宗殉葬的嫔妃有多少?

1、明朝人殉之风盛极一时,尤其是宫廷殉葬极为盛行。从朱元璋到英宗朱祁镇的一百多年间,皇帝和外藩诸王去世,都会有大批妃嫔、妻妾奴仆被迫殉葬。例如,朱元璋孝陵有四十妃嫔殉葬;明成祖长陵有16位妃子殉葬;明仁宗献陵有5妃殉葬;明宣宗景陵有10妃殉葬等。皇室如此,王爷大臣之家也受影响,勋戚大臣家丈夫死后妻妾殉葬的情况颇多。直到英宗时才废除这一制度。

2、据《明朝小史》卷3记载,朱元璋死后“伺寝宫人尽数殉葬”,为他伺寝的40余名妃嫔全部陪葬于孝陵。其后,成祖的长陵也有从殉妃嫔30余人,仁宗的献陵有7名妃嫔陪葬,宣宗的景陵则由10名宫人“殉节从葬”。妃嫔殉葬时,其状甚惨。明成祖死后,宫人殉葬者30余人,全部逼其上吊自杀。

3、明仁宗朱高炽去世,殉葬嫔妃共有5人。所殉者包括无所出或只生了女儿的王丽妃、谭顺妃、王淑妃、黄充妃。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明宣宗朱瞻基去世,殉葬嫔妃共有10人。天顺元年二月癸丑,景泰帝亡,葬祭礼如亲王,谥曰戾,唐氏等妃嫔俱赐红帛自尽,以殉葬具体人数不知。

历史上朱瞻基死后为他殉葬的妃子都多少人?分别是谁?

1、朱瞻基死后为他殉葬的妃子共有十人,分别是何贵妃、赵贤妃、吴惠妃、焦淑妃、曹敬妃、徐顺妃、袁丽妃、诸淑妃、李充妃、何成妃。详细分析如下:何贵妃:被追赠为贵妃,谥号为端静。赵贤妃:被追赠为贤妃,谥号为纯静。吴惠妃:被追赠为惠妃,谥号为贞顺。焦淑妃:被追赠为淑妃,谥号为庄静。曹敬妃:被追赠为敬妃,谥号为庄顺。

2、朱瞻基死后有十名妃嫔为其殉葬。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于宣德十年(1435 年)去世。《明史·后妃传》记载,为其殉葬的十位妃嫔分别为何贵妃、赵贤妃、吴惠妃、焦淑妃、曹敬妃、徐顺妃、袁丽妃、诸淑妃、李充妃、何成妃。

3、为朱瞻基殉葬的十名妃嫔分别是:何贵妃、赵贤妃、吴惠妃、焦淑妃、曹敬妃、徐顺妃、袁丽妃、诸淑妃、李充妃、何成妃等。

4、徐顺妃:殉宣宗为顺妃,谥贞惠。袁丽妃:殉宣宗为丽妃,谥恭定。诸恭妃:殉宣宗为恭妃,谥贞静。李充妃:殉宣宗为充妃,谥恭顺。何成妃:殉宣宗为成妃,谥肃僖。郭爱:追封国嫔。朱瞻基最喜爱人是孙皇后:明朝有不少痴情皇帝,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哭了好几天,没有再立过皇后。

明宣宗到底有没有一个叫徐循的妃子

1、孝恭章皇后孙氏,孙贵妃,即后来的孙太后 吴太后,即吴贤妃,明代宗之母也。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后升格为皇太后。明英宗复辟,复称宣庙贤妃。

朱瞻基没有殉葬的妃子,为何临死前写了首歌,道破人生真谛呢?

1、一般后宫殉葬的名单,除了极个别嫔妃属于老皇点名要求殉葬的外,都是由新任皇帝确定的。殉葬的嫔妃中,都是从妃以下,封为贵妃级以上的,就不用殉葬了,即使没有子嗣,也可以在宫中安享晚年了。

2、其实不止朱高炽的皇后张氏没有殉葬,连他儿子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孙氏也没有殉葬,不说说朱重八同志恢复了后宫殉葬的制度吗?怎么还能有人逍遥法外呢?其实这事儿不复杂,既然有殉葬制度,自然就有免殉条件。

3、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一个不成文的恶习,那就是皇帝死了需要有人来陪葬。这种制度在奴隶制社会非常盛行。不过到了汉朝隋朝时期基本上就没有了。但是没想到的是,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又出现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