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牵涉了几个省?
这次地震最主要的发生地区是四川汶川、里县、茂县等几个地区,这是震中地区;但是余震影响到的地区这次可以说是全国性大范围的,从周边小地区来讲影响的地区是四川省的成都、都江堰、雅安、北川、绵阳等;进一步扩大到外围省市波及的是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到全国范围讲波及、影响到的省、市、自治区有北京、上海、浙江、山西、内蒙等地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震感。
灾区总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根据中国人大网显示,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汶川地震的波及范围非常广泛。国内范围:在中国,汶川地震的震感几乎波及到了全国大部分地区,除了黑龙江和辽宁两省外,其他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国际范围:汶川地震的波及范围还远不止于此,其震感甚至传递到了距离震中3000公里以外的泰国曼谷,显示了这次地震的强大影响力和波及范围的广泛性。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4度)发生0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发言人说,这次四川汶川地震震级较大,已有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江苏等地区有震感。
在2008年512地震中,全国共有20个省份对口支援四川灾区,这些省份与四川各地市进行了精准对接,共同为灾区重建贡献力量。
为什么南方会旱灾呢,,三峡大坝不是有抗旱的作用么?
这样就能够缓解长江中下游各大城市的一个旱情受灾情况。国家水利局已经要求三峡水库开闸放水根据国家水利局官方媒体报道,鉴于全国的高温天气,特别是南方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旱灾情况,为了保证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所以水利局决定对三峡大坝实行一个开闸放水的过程,目的就是为了缓解长江中下游阶段各大城市的一个旱情。
三峡大坝是我国的世纪工程,总投资2000亿人民币的超级工程,要知道在十几二十年前的2000亿是什么样的概念,现在的2000亿跟当时的2000亿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而且当时我们的经济还远没有现在强大,但是花重金打造这个世纪工程,足以说明了这个工程的重要程度。
因为水库、湖泊兼具了防控、抗旱、航运、调沙等多种功能,不可能为了存储水资源就不顾及防洪、航运、调沙等其它功能。最简单的例子,天气预报提示未来长江上游有一轮持续的强降雨过程,来水量将超越三峡水库的承受能力,我们只能提前腾空库容,消减洪峰,毕竟防洪才是三峡大坝的最大功能。
四川省汶川县8.0级特大地震是什么造成的?
是地球应力变化造成的,汶川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一岷山山脉与成都平原的交界处,海拔高度相差3000米。地势起伏很大,属于我国五大地震之一的青藏高原东部地震带。地球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平衡状态下,若有改变平衡被打破就会引起地球表层的震动,传至地表就是地震。
地震的原因在于印度洋板块以每年约15cm的速度向北移动,使得亚欧板块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导致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受重力影响,青藏高原东部沿龙门山地区逐渐下沉,面对着四川盆地的顽强阻挡,导致构造应力能量长期积累,最终在北川至映秀地区释放,造成了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相互挤压,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在龙门山断裂带在释放压力,引发0级的逆冲式地震。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汶川处于中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
有人认为四川地震、重庆大旱、南方雪灾与三峡水库修建有必然的联系...
重庆大旱第一种是认为有关联 有人指出,如果把四川盆地比作一个大木桶,最短的一根木条就在三峡的位置,这个自然形成的狭长缺口成为向盆地输送水气的关键,但大坝使自然地貌遭人为改变,短的木条被接长了,水气循环的主要通道被阻挡,常年累月导致“桶内”气温失衡,大旱高热天气随之产生,这就是“木桶效应”。
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此次汶川地震的原因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
人工诱发地震 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的地表变化的地震称为人工诱发地震,如三峡水库的修建,北京时间2013 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c,东经100)发生0级地震,又发生了 多次余震, 多地震感强烈,震源深度13公里。
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十堰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属大巴山东段。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
大坝水库的建设是否会诱发地震,原理
1、修建水库诱发地震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改变地应力分布:在原本没有地震断裂带的地区,水坝的建设形成水库后,蓄水改变了原来的地应力分布。水库蓄水虽然增加了水体重量,但通常是均匀分布在较大面积上,且水库周围原有山体的比重高于水体,因此蓄水后对地壳造成的压力变化实际上属于消除应力集中、改善地球表面受力的情况。
2、从理论上讲,水库蓄水确实有可能引发地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水库都会导致地震发生。科学研究表明,水库诱发的地震大多是轻微的、无害的地震。然而,关于水库建设和地震之间的关系,科学界至今仍没有直接确凿的证据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破坏性的联系。
3、水库可能会诱发地震。以下是对水库诱发地震的详细解释:定义:由于水库蓄水诱发的地震,被称为水库诱发地震。发生原因:水库蓄水后可能会改变当地的地应力条件和介质性质,从而导致地震的发生。地震规模:水库诱发地震一般不大,目前还没有超过5级的记录。
4、研究显示,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通常较小,但地震活动频次可能显著增加。这些地震往往局限于水库周围一定范围之内,不会造成大规模破坏。然而,对于靠近活动断层的地区,水库蓄水可能带来更高的地震风险。因此,对于这些地区,水库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更加谨慎,以减少潜在的地震风险。
5、水库蓄水会引发地震,主要是因为水库的选址和蓄水过程对地质条件产生了影响。具体来说:选址因素:断层隐伏:水库通常选择建在群山中的峡谷里,而这些地方常常是断层隐伏的区域。如果隐伏的断层具有一定活动性,那么这就为地震的孕育提供了地质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