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其华对话媒体
1、水利部长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针对一系列关于三峡工程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首先,他澄清了长江中下游干旱并非由三峡水库“诱发”,而是由于今年气候异常造成的降水偏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是主要原因,而三峡大坝对高空天气影响微乎其微。对于地震活动,蔡其华指出汶川地震与三峡蓄水无关,因为两者的构造条件不同。
三峡大坝对当地的影响
三峡大坝主要影响到湖北、湖南、上海、江西、江苏、安徽、重庆、四川这几个省份。以下是关于三峡大坝对这些省份具体影响的简要说明:湖北省: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因此该省受到最直接的影响。大坝的建设和运营为湖北省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峡大坝溃堤将对当地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长期负面影响。溃堤事件可能导致公众对水利工程的信任度下降,影响未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因此,确保三峡大坝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需要采取严格的监测和维护措施,以防止溃堤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如果三峡大坝溃堤,将会产生以下严重影响:迅速蔓延的洪水:三峡大坝的水在半小时内即可到达宜昌,两小时内到达枝城,四小时内到达沙市。洪水将迅速蔓延,对沿途地区构成严重威胁。广泛的淹没区域:洪水将淹没沿途多个城市和地区,导致大片区域成为汪洋。
弊: 破坏长江生态平衡:三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行对长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可能导致部分生物种群数量减少或迁移。 导致湖泊水面缩减海水倒灌:大坝的建设可能改变了周边湖泊的水文条件,导致湖面缩减,甚至引发海水倒灌现象。
环境效益突出 三峡大坝的建设还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通过以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三峡大坝有效减少了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于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还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地震是什么原因产生的?余震有是怎么回事?
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三是浅源地震。
印度板块的挤压力进行传递,从而作用于该区域的Y字型三大断裂,西北方向的鲜水河断裂、东北方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南向的安宁河断裂带,致使四川产生很多的地震。地震后的注意事项 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
龙门山脉系破碎山脉,一旦波动就会地震,而且震级较高,破坏严重。四川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地带,就是因为它的位置靠近两个板块的分界线。又加上印度洋板块在以每年十五厘米左右的速度向北移动,因此会对亚欧板块造成挤压,这也是导致当年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