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百科网

朝鲜战损比(朝鲜战争战损比112)

为何中国当初没能打退帮助南韩的美军?

1、长津湖战役中美军为何要撤退? 美军被志愿者打怕了,失去了战斗力。长津湖战役其实就是抗美援朝战争,当时麦克阿瑟在进入朝鲜前对士兵说了,可以赶上回家过万圣节,但是结果是什么,不仅仅没有过万圣节,很多人去地底下过了万圣节。

2、朝鲜发生内战,美国带十几个国家介入干涉帮南朝鲜打北朝鲜,我们是出兵帮北朝鲜,所以跟中国志愿军打的是南朝鲜(南韩)的军队。

3、打得过。因为南韩首都首尔距离38线只有40公里,朝鲜在38线部署了将近10000门重型大炮,射程在40公里左右,所以只要朝鲜开炮乱轰,南韩首都就会成为一片火海。而首尔的GDP占了南韩的近一半,人才资源和大公司也集中在这里,所以南韩经济遭重创,也就没什么战斗力了。

4、中俄美。表面上制止了朝鲜,其实也牵制了日韩。有朝鲜在多好啊,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又可以指桑骂槐。有了朝鲜,韩国的海军不敢随便乱开,真打起来也不怕,到时候再出去外交调停,没准那个韩国船就是来偷中国情报的,结果被朝鲜给栏了,这个多好啊。这就是留着朝鲜的好处。

消灭敌人和杀死敌人有什么区别?不知道的人以为是一样的!

1、全歼意味着敌军被完全消灭,即敌军全部或90%以上被歼灭。这种结果意味着敌军在战场上失去了生存和抵抗的能力,是战争中对敌军进行彻底摧毁的一种结果。歼灭则是指敌军的有生力量被消灭,包括敌人被毙、伤、俘获。

2、第一句:靠朋友么,齐心协力嘛 团结力量大(找人群殴)第二句:消灭朋友的话,他老婆不就是最大的克星。

3、战争、战役和战斗之间有:整体与局部、持续时间、实施目的等区别。

4、战术即具体战斗中使用的策略.战略与战术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谁都离不开谁。战略是相对于战术而言的,战术是相对于战略而言的。理解了战术就容易理解战略,反过来也一样。在战争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各参战方都会尽量地使用计谋。孙子说“上兵伐谋”,就是主张打仗要用计谋。

5、凡夫降伏敌人的时候,从外在的敌人下手,想一个个地消灭。但外在的敌人不一定能降伏得住,即使降伏了将来还会有,不会穷尽。「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越想消灭他,他就会越增长。消灭敌人最最殊胜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从自心下功夫,调伏自己内心的烦恼。所有的敌人都是从自心的烦恼中产生的。

明朝的火器比日本先进吗

在万历抗美援朝战争中,明朝和日本的火器各有特点。明朝的火器种类繁多,包括将军炮、灭虏炮、虎蹲炮等。其中,将军炮是明朝威力最大的火器,被誉为“神矛”。虎蹲炮则是戚继光改进的火器,重量减轻,威力增大。此外,明朝还有火箭炮、佛祖机陆炮等先进的火器。日本的火器相对简单,主要有铁炮和大桶两种。

总的来说,明朝在万历援朝战争中的火器更胜一筹。当时,明军配备了大量佛朗机炮,这种火炮是仿制葡萄牙人的产物,但性能更优。相比之下,日本军队并没有类似的火炮装备。尽管明军的火枪也有一定优势,但携带数量不多,且三眼铳的射程并不突出。因此,在火枪方面,日本士兵占据了一些优势。

实际上,中国在明清时代拥有先进的火枪技术,如明朝时期的火枪就比日本的多且技术领先。在壬辰倭乱中,明朝军队利用火器取得胜利,证明了火枪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清朝统治者对火器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火器在军队中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尽管如此,清军仍然装备有火枪,但并未有太多创新和发展。

是的,尤其是火炮。一直到十七世纪,中国的军事技术都还是世界前列。

有人做过比较,就是明朝和日本谁更厉害?让我们跟随校易搜来揭开它吧!万历援朝战争是明朝末年的一场重要战争,以日军的失败和明朝联军的最终胜利而告终。这个结果也影响了东亚几百年的格局。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都投入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和武器,尤其是各种先进的火器。

火器生产的规模化:相比于日本等国家,明朝能够自行仿制和批量生产火器,从而保证了火器的充足供应。这使得明朝在战争中能够持续保持火器优势。综上所述,明朝火器在当时具有显著的威力,不仅技术先进,而且得到了专门化部队的应用和改良创新的支持,同时还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面对久经战阵的日军,为何大明伤亡800却消灭万人?

1、大明帝国国祚276年,到了万历时期已经奄奄一息。就是这么个黄土已经埋了一半的王朝,万历一声令下,数万明军进入朝鲜战场。面对久经战阵的日军,竟然打出惊人的战损比。此战日军万人被歼灭,而明军仅仅损失800人。到底是什么让明军如此威猛?没想到,竟然是一直被诟病的火枪火炮。明军凭借“高科技”武器,让日军颤抖。

2、因此,明军必须御敌于国门之外,将朝鲜半岛的日军消灭。这就是400多年前中国军人的“抗日援朝,保家卫国。”每一个浴血奋战的明军将士都值得我们永远尊敬!上图_ 小西行长(1558年-1600年)在明军炮兵的攻击和明军将士的连续攻击下,日军终于崩溃了。

3、明军胜利的原因:这是一场遭遇战,双方都未做准备,明军在派出3千骑兵只是要搜索日军的位置,3千骑兵在消灭了日军的2千人的先头部队後与日军大部队遭遇。

4、战斗进行到最惨烈的阶段,明军仅余900余骑,弹丸、火药全部耗尽,但大明军旗始终屹立不倒,高高飘扬在碧蹄馆上空。 残酷的战斗持续到了好久,李如松和明将杨元各率领1千明军精骑连夜前来救援,从日军侧翼发起猛攻,日军经过一昼夜激战伤亡惨重,已成强弩之末,误认为明军主力发起总攻,遂仓惶撤回王京。

5、日占领阿布里基岛,消灭岛上160名日军。至此,美军控制了塔拉瓦全部。11月24日,第5两栖军军长霍兰·史密斯少将登上比托岛,面对刚刚经受过残酷战火洗礼的景象,这位久经战阵的将军大为震惊,他说:“我想象不出他们是如何攻占这个岛屿的,这是我见到过的防御最完备的岛屿!”。

6、平壤之战是明万历二十一年 ( 1593 )明朝在朝鲜平壤围歼日军的一场攻坚战。万历二十年日本太政大臣关白丰臣秀吉假道伐明遭拒后,发兵14万人进攻朝鲜短时间内朝军被打得大肆溃败,日军顺利侵占平壤。小西行长领兵3万据守平壤城。

自一战以来有大型战争打美国人战损比超过1的没

而在大局上看,北越也没有败。他们用一个师就牵制住了美军的三个师,不仅让美国的将军下岗,顺带还赶走了总统。而且从战损比来看,美军也没有占得什么便宜。溪山战役结束后,美国媒体给出的数据是战死205人,负伤1668人,实际上,伤亡人数远远不止这些。

美国武器装备精良,军事实力强大,后勤供应充足;而日本武器短缺,后勤补给匮乏,军工实力耗尽,所以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损失惨重。每个师团美军是日本的3倍、再看枪械美军是日军的3倍(美军每个普通士兵至少两种枪械,而日本大多数就一把三八大盖)、机枪是日军2倍、大炮是日军5倍、坦克是日军6倍。

到了下午四点,神头岭伏击战结束,以我军的完全胜利而告终。此役我军歼敌1500多人,缴获骡马600多匹,各种枪械300多支,而伤亡仅有240多人。也就是说,此战我军和日军的伤亡比是1:6,绝对称得上一次完美的胜利!日军遭此惨败,一直耿耿于怀,80年过去了,好像好没忘记这事。

在这场战斗中,东北自卫军补充团700余人和抗日救国军一个营300余人,在仅有5里长的“墙缝”山道激战一天,仅靠手榴弹和步枪就让日军付出了3500余人的巨大代价,而东北自卫军补充团的阵亡人数却只有7人。这一战损比确实非常悬殊,但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

硫磺岛战役之外的其它大小海战陆战,美军也打得不轻松。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占据优势,势头很猛,美军损失很大。到了后期,日军大势已去,为了保护本土更是变得无比疯狂,美军照样很难。

日本最怕的中国军队是

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日本一个步兵小队装备3挺机枪,3-6具掷弹筒,和国军最精锐的德械师一个连火力差不多。不过,中国的德械师只有3个,一般的国军部队根本没有迫击炮,重机枪也很少,一些地方部队甚至连轻机枪都没有。所以双方一交手,中国军队会很快被日军火力压制。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形势图一旦日本与东北的战争打成持久战,迫于全国压力,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再不能坐山观虎斗。1 在华拥有着特权和利益的列强,也不可能坐视,而此时并未做好全面侵华准备的日本,最大的可能是如一二八事变一般。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