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炎陵出了哪些名人
张平化(1907-2001) 原名张楚材。湖南酃县石洲里村人。1926年6月入武汉中央政治训练班学习,后在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军任营指导员,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7年10月至1978年12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湖南近现代的名人有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曾国藩、贺龙、罗荣桓、宋教仁、左宗棠、任弼时、谭嗣同等。湖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地处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南部,宋代划定为荆湖南路而开始简称湖南,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南北而简称“湘”,也称潇湘,省会驻东北部的长沙市。
炎陵是毛泽东、朱德等伟人进行过诸多首创性革命实践活动的红色根据地,现存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和革命纪念地。现已开放红色遗址有“中国工农红军在炎陵县革命活动纪念馆”、“名人园”、“接龙桥战斗遗址”、“叶家祠”、“周南学校”、“上洞红军医院”以及“江家试馆(红军标语)”等。
湖南省的名人有蔡伦、雷锋、沈从文、齐白石、蔡锷等。蔡伦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今湖南郴州)。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吴姓的由来:姓氏:[吴]拼音:吴县:炎陵县名人:吴小莉、吴起、吴道子、吴承恩、吴作栋、吴贻芳、吴健雄。纪念碑:苏州吴太伯墓文献:吴家谱历史:吴是当今中国第十大姓氏,在台湾省排名第七。吴姓在南方人中占比很高。纪,姓吴,是太伯和两兄弟的后代。
张泽端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1、张著的题记也仅寥寥数语: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不过,张择端的姓名并未见于北宋后期成书的《宣和画谱》,有人推测说,可能他进入画院时间较晚,编著者还来不及将其收编书中。
2、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但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他是北宋时期的杰出画家。职业生涯 翰林待诏:在宣和年间,张择端曾任翰林待诏,这是皇宫内负责绘画等艺术事务的官职。专攻界画:他专攻界画宫室,尤其擅长描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和城郭等场景。
3、生平与性格 自幼好学:张择端自幼便对绘画抱有浓厚兴趣,早年游学汴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艺。才华横溢:他的绘画作品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和赞赏。坚韧不拔:尽管后来因失位而家居卖画为生,但他依然坚持创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作品。
4、早年经历: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晚年生活:据记载,张择端后来“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在此期间创作了《西湖争标图》和《清明上河图》等作品。张择端以其精湛的绘画技艺和深刻的艺术洞察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5、生平经历:张择端生于1085年,字正道,是琅琊东武人。他活跃在北宋宋徽宗年间,早年游学汴京,但生活经历颇为坎坷,失位后以卖画为生。历史地位:尽管张择端的个人资料相对简略,但他的画作《清明上河图》因其生动的细节和历史价值,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代表作,也让他的名字永载史册。
张干的身平事迹
1、清《续文献通考》又辑录有五十二代至六十二代天师事迹。清廷崇佛抑道,乾隆改授正一真人秩以五品,禁止真人差委法员往各省开坛传度 ,限龙虎山天师府统率本山道众,停止朝觐等。道光年间,取消正一真人称号,终止了朝廷和正一道的关系。但正一道内部仍按传统教法续演不止。
2、于是毛泽东在君子亭蘸墨挥毫,很快写出一张新的《驱张宣言》,尖锐地抨击张干如何对上逢迎,对下专横,办学无方,贻害青年的弊政,文笔犀利,理直气壮。宣言写成后,毛泽东组织同学连夜赶印上千份,次日清晨带回,广为散发。有一个学监密告张干,说这份传单是毛泽东写的。
3、知道答案的朋友,请详细介绍,注意说明,时间,宰相或丞相的生平事迹功绩,说明清楚是宰相还是丞相,还有宰相和丞相是如何死的,因为什么事而死。
张平化的人物评价
年,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在纪念张平化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评价指出,张平化同志是颇具理论素养和宽广革命胸怀的优秀党员干部。在长期的领导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倡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作风。
他们对干部作风建设及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视,使得石板滩成为了样板区,得到了原省委书记张平化的高度评价。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了交通建设,如新老207国道和石长铁路,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活力,使得阳山脚下和渐水河畔呈现出繁荣景象。
张干(1884-1967)教育家。字次仑,号攸凰。湖南新化(今属新邵县)人。1908年湖南中路优级师范学校毕业,获举人称号,留校任教。后在北京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湖南省立第一中学、省立长沙女子中学等校任教。1914年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
熊清泉人物作品
年9月15日至20日应北京琉璃厂汲古阁艺术馆邀请参加圆明园十二生肖像暨书法展。2007年9月23日应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十一届研讨会组委会的安排,宾新华书法作品在南岳展出,与会代表观看了书法展,受到一致好评。 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为展览题了词。
个人出版《自拙慕墨》、《翰墨因缘》、《刘群龙山水画作品集》、《刘群龙写生集》。作品曾在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百度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美术家网、中国画家网、中国当代艺术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国画家网、中工网、博宝艺术网、娄底新闻网等新闻媒体作过专题刊发和报导。
熊清泉的人物作品主要包括诗文《送春贤》。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如下:表达情感与期望:“欣闻春贤调新疆,未及欢送杜鹃香。”这句诗表达了熊清泉对张春贤调任新疆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亲自欢送的遗憾。强调发展宗旨:“富民强省是宗旨,弯道超车敢担当。
张平化的介绍
张平化(1907-2001),原名张楚材,出生于炎陵(原酃县)石洲乡。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八路军一二0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三五八旅政治部主任、政委,东北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哈尔滨市委书记。
当月由宋时轮组建宋支队,后与邓华支队会合开辟冀东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忻县独立团编为714团列入该旅序列,夏天李井泉带部分部队组成大青山支队挺进大青山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939年由彭绍辉接任旅长,罗贵波任政委(也叫彭八旅)。9月将独二旅也改称三五八旅,张宗逊为旅长,张平化政委(称张八旅)。
在区委会上未发表异议的宋瑛,会后向副市长周季方单独报告,仅强调纪凯夫对王清的陷害,而未全面介绍讨论情况或分析疑点。周季方在未经详尽调查的情况下,仅凭宋的汇报,就下令再次逮捕纪凯夫。
俞济时18岁时在奉化城里一家米店当学徒,后经族叔俞飞鹏介绍,考入黄埔一期,族叔就是黄埔军校军需处处长,又是蒋介石的同乡。俞济时以后飞黄腾达,逾格提携,官至国民党第10集团军副总司令,蒋介石的侍卫长,赴台后任中国国民党总裁办公室主任,权倾一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