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保和小城镇保险有什么区别?(上海)
两者没有区别。小城镇社会保险简称“镇保”,是由政府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基本制度。它不仅有基本保险部分,还有补充保险部分,是基本保险的社会统筹和补充保险的个人帐户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社会保险制度。
并且小城镇保险所交的费用也是不同的。大城镇保险是一种相当于城保,并且所需要缴纳的费用,一般是根据在所在城市的月平均工资所决定。并且小城镇保险和大城镇保险是有区别的。二:那么大城镇保险和小城镇保险有什么区别呢?对于大城镇保险和小城镇保险来说,都是有很多人来进行购买的。
非郊区范围内具有上海市户籍的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自由职业者、非正规劳动组织从业人员也可以参加镇保。 原已参加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应当适时参小城镇保险。
2011年7月1日起,上海综保转城保,非城镇户籍社保包括哪些项目?缴费基数...
1、年7月1日起,上海综保转城保后,非城镇户籍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个项目。缴费基数则根据个人的实际工资和上海市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来确定。社保项目 养老保险:为参保人员提供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因病就医的医疗费用。
2、过渡期:外省市农村户籍员工综保转城保,第一年过渡期(2011年7月-2012年3月),单位每月缴费3896*40%*25%=4410元,劳动者个人每月缴费3896*40%*9%=140.30元。包含的是养老、医疗和工伤,3金。
3、农村户籍参加三险(养老、医疗、工伤),城镇户籍参加五险(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7月1日后新参保人员参加三险的,到外管中心办理,新参保人员参加五险的,到社保中心办理。
4、外省市农村户籍员工综保转城保,第一年过渡期(2011年7月-2012年3月),单位每月缴费3896*40%*25%=4410元,劳动者个人每月缴费3896*40%*9%=140.30元;原综保单位每月缴费3896*60%*15%=2920元,劳动者个人不缴费。
5、工资不达到2338(是城镇户口的),按2338*11%扣城镇社保,超过的,按你的工资*11%扣,。非城镇的也这样算的,但非城镇的基数是1558,比例是9%。
6、自7月1日起上海的社保标准为:城镇户籍/月最低缴费基数为2338元,缴费比例单位37%(862元)、个人11%(252元),合计1222元。非城镇户籍/月最低缴费基数为1558元,缴费比例单位,25%(444元)、个人9%(140.2元),合计582元。以上都不包括“地方附加医疗保险”。
上海社保和城保有什么不同
上海医疗保险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城保、镇保、个保和居保,它们各自面向不同的人群并提供相应的保障。城保,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适用于在城镇就业的职工,涵盖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
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简称。城保是社保的一种,城保属于社保,是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简称,上海的社保体系包括综保、城保、镇保、农保和居保,但是从2023年7月起,根据上海市的规定,本市用人单位都得给员工缴纳城保。
城保是社保的一种啊,上海还有其他的社保,比如城镇居民社保、小城镇社保、综合保险、少儿社保、大学生社保等等。区别在于缴费和待遇的不同,具体的内容你去上海社保网查询,这里写不下。
上海的综合保险,镇保,城保有什么区别
镇保:为上海郊区注册的公司员工提供的社会保险制度,其待遇低于城保但高于综合保险,同样包含五大险种。综合保险:主要面向外地户口且没有居住证的人员,仅包含养老、医疗和工伤三险,不包含失业和生育保险。转换关系:镇保转城保: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镇保是可以转为城保的。
适用对象不同:上海城镇保险:主要适用于上海市内的在职职工,是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保险:主要适用于外来从业人员,是对城镇保险的一种补充形式,特别适用于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城镇保险的人员。
缴纳社保后,无需再缴纳外来人员综合保险,社保提供的保障更全面,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也更优。而综合保险仅提供工伤、住院医疗、老年补贴和购药补贴等有限的保障。
镇保:镇保体系中的缴费年限计算方式有所不同。虽然也是按照实际缴费时间来计算,但在折算到城保体系时,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折算。在上海地区,大致的比例是15年的镇保缴费年限可以折算为7年的城保缴费年限,即“大概2比1的比例”。
上海单位交金一般有几种?我该怎么知道?怎么使用(高分)
1、在上海交五险一金 一般企业交32%左右,个人交5%,社保最低基数每月4927元,按最低基数计算,企业交社保1343元,个人交515元。企业和个人交公积金各5-7%,金额为2435-349元。
2、社保为3563元为基数的话,个人缴纳5%,也就扣除375元最多了,公积金如果给你以3000元缴纳基数缴纳的话,你需要交210元。所以5000元的税前工资,到手5000-375-210=4415元,这个数还超过了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所以拿到手在4200--4400之间。
3、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都应该给职工缴纳五险一金的。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4、”,可以是公司去领取后发给你,也可以自己到区医保中心领取,领到并开通后就能到医院看病或到药店买药了。卡中的资金每年注入一次,卡内的资金用完后进入个人自负段,自费1500元后,根据医院的等级,自己只要付10 -30%的费用。停止缴纳社保后,医保卡会被封存不能使用,待下次缴费后再恢复使用。
5、医疗保险:单位交8%或9%,个人交2%,其中8%进入到个人医保卡上(每月进一次)。失业保险:单位交5%,个人交0.5,供员工失业时到社会上领取失业金。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加是1%和0.8%,有的地方是单位全额负担,有的地方是每月扣员工1元钱,出现工伤时向保险公司理赔。
上海小城镇大城镇保险区别
1、定义与背景 上海小城镇医保,即小城镇社会保险(简称“镇保”),是上海市针对部分郊区企业和员工推出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与上海市区的大城镇社会保险(简称“城保”)在缴费、待遇享受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缴费特点 镇保的缴费基数和范围与城保不同,通常较低。
2、待遇享受不同 养老:养老方面镇保会折算成城保领取,所以在以后领取养老金时会大打折扣。
3、对于大城镇保险和小城镇保险来说,都是有很多人来进行购买的。然而二者也是有区别的。缴纳的费用和受到益处不同,还有二者在受待遇方面也不同,比如养老和医疗方面都是不同的,一般城保所缴纳的医疗费用一般都会进入个人的医保账户和是社会的统筹账户。
4、折算方法在上海,小城镇社保与城镇职工社保(大城镇社保)之间存在一定的折算关系。具体来说,小城镇社保的缴费月数可以通过乘以一个系数(0.54)来折算成城镇职工社保的缴费月数。这一折算方法是由社保中心根据相关政策制定的,旨在确保不同社保制度之间的衔接和平衡。
5、交小城镇,单位要支付494元/月,个人不支付,交城保,单位要支付731元/月,个人支付217元/月,但是在计算社保缴费年限时,小城镇缴二年只计算为一年缴费年限,按社保缴费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的规定,小城镇不太合算。
6、缴费比例不同,大城镇多,小城镇少。享受的保险待遇不同,大城镇多,小城镇少。内容不同,大城镇四金,小城镇三金(没有公积金)。缴费构成不同,大城镇单位出大头,个人出小头,小城镇单位出全部,个人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