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和麋鹿的区别是什么
驯鹿和麋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形态特征、栖息环境以及生活习性上:形态特征 驯鹿:体型中等,体长范围在120-220厘米之间,肩高87-140厘米。雄性的鹿角长度可达52-130厘米,而雌性的鹿角长度则在23-80厘米之间。麋鹿:体长通常在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肩高略小,为70-75厘米。
驯鹿和麋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形态特征: 驯鹿体型中等,体长范围在120220厘米,肩高87140厘米。雄性驯鹿的鹿角长度可达52130厘米,而雌性驯鹿的鹿角长度则在2380厘米之间。 麋鹿的体长则为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雄性麋鹿的肩高在122137厘米,雌性麋鹿的肩高略小,大约在7075厘米之间。
栖息环境的不同 驯鹿:栖息于寒温带针叶林中,处于半野生状态。主要食物为石蕊,也吃问荆、蘑菇及嫩枝叶。常在激流河、阿穆尔河、呼玛河、阿巴河一带游牧。 麋鹿:适于在沼泽地活动。尾长有助于驱赶飞虫。过去可能生活在温暖潮湿的泽地。喜欢平原、沼泽和水域,长江三角洲是理想的栖息地。
驯鹿和麋鹿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为什么俗名都叫“四不象”?
四不像:即,“麋鹿”。“驯鹿”的俗称。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有角,多回两叉分歧,形状比较整齐。尾长,尾端下垂到脚髁。过去一般认为它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故名“四不象”。性温驯,以植物为食,是我国特产珍贵动物,在学术上有重要价值,野生种已绝迹。
形态区别:驯鹿的身体长度约为100-125cm,无论雌雄都有角,毛色一般为花白色、灰白色或褐色,蹄子较宽大,尾巴较短。而麋鹿的身体长度大约为60-75cm,重量约为120-180kg,角相对较长,每年12月会脱一次角。 生活习性不同:驯鹿以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大迁徙而闻名。
为什么把它叫四不像呢?这是因为它的头顶上的角像鹿角,但没有鹿角的蛋杈;脖子像骆驼,但又没有骆驼的脖子长;蹄子像牛蹄,但又没有牛蹄子粗壮;它的尾巴像马尾,又没有马尾巴大,就是说麋鹿全身有四个地方分别像鹿、骆驼、牛和马,但又不是鹿、骆驼、牛和马,所以,人们把它叫四不像。
麋鹿:适于在沼泽地活动;长而多毛的尾,利于驱赶飞扰的昆虫;从饲养麋鹿喜泡水和泥浴的习性判断,它们过去生活于温暖潮湿泽地。喜平原、沼泽和水域,长江三角洲平原湿地显然是它栖息的理想生境。生活习性不同 驯鹿:驯鹿最惊人的举动,就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大迁移。
因为麋鹿长得“脸似马非马,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这样四个最为明显的特征。所以人们称之为“四不像”。
是麋鹿 别名:四不象 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英文名:David’s deer 鹿科: Cervidae 分布: 原产于辽宁、华北、黄河和长江中下游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是中国特产动物。麋鹿性喜水,善游泳。由于至蹄宽大,侧蹄亦能着地,适于在雪地和泥泞地上活动。以青草、树叶、水生植物为食。6~8月发情。
目前世界上拥有驯鹿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
但驯鹿会出现白色的个体。【寿命】:8~45年不等【保护级别】: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地理种群差异】:鹿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共16属约52种,从最大的驼鹿到最小的鼷鹿之间品种丰富。【分布情况】:鹿的种类繁多,共16属约52种,全世界除南极洲外均有分布。【物种状况】:大部分种类地方常见,少数种类为濒危物种。
芬兰十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被河流和湖泊覆盖,森林覆盖率超过75%。芬兰也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林业最发达的国家。由于气候原因,当地农业不发达,主要以渔业和林业为主,少量养殖驯鹿。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纸浆、纸箱、纸张、木板和胶合板出口国之一。
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与大西洋交汇之处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面积达216万平方公里,比新几内亚大一倍以上。 全岛约85%的土地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平均冰层厚度达到1500米,冰的总体积约为6亿立方米,仅次于南极洲的现代大冰川。
此外,芬兰还有丰富的美食和景点。传统美食以鱼类和野味为主,如熏鲑鱼、鱼子酱、驯鹿肉和熏肉等。芬兰的自然风光也非常美丽,拥有众多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如赫尔辛基大教堂和拉彭兰塔国家公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总结 总体来说,芬兰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国家。
生活习性不同 驯鹿:驯鹿最惊人的举动,就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大迁移。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自己越 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麋鹿: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
如何区分驼鹿、麋鹿、驯鹿、獐、梅花鹿、马鹿?
1、体型:长6-5米,体重120-240千克。特征:体型仅次于驼鹿,角在基部会向前伸出分叉,与主枝几乎垂直;夏毛赤褐色,冬毛灰棕色,背部中央有一道黑棕色条纹。图片:综上所述,通过体型、特征以及图片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区分驼鹿、麋鹿、驯鹿、獐、梅花鹿和马鹿这六种鹿类动物。
2、驼鹿(Alces)是鹿科动物中个头最大的,有欧亚驼鹿(Alces alces)和北美驼鹿(Alces americanus)两种,后者的体型稍微大一些。在我国大小兴安岭和新疆的阿尔泰山地区分布有欧亚驼鹿,数量不超过1万头,是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3、马鹿(Cervus elaphus)是体型仅次于驼鹿的鹿类。它们的鹿角在基部向前分叉,与主枝几乎垂直,是识别马鹿的关键特征。马鹿的夏毛为赤褐色,冬毛为灰棕色,背部中央有一条明显的黑棕色条纹。
4、马鹿(Cervus elaphus)的体型仅次于驼鹿。它们的角在基部会向前伸出分叉,与主枝几乎垂直,这是识别马鹿的重要特征。马鹿的夏毛赤褐色,冬毛灰棕色,背部中央还有一道黑棕色条纹。
5、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盖整个臀部,与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
6、梅花鹿:体型优美,毛色独特,性格温顺,易于驯养,适应性强。马鹿:体型较大,毛色以棕黑为主,性情温顺,适合在各种环境中生长,角质可作药材。驼鹿:体型巨大,主要生活在寒带森林中,适应能力强,但人工养殖难度较大,肉质鲜美,角质珍贵。
什么是驯鹿,什么是梅花鹿?
驯鹿的鹿茸被视为珍贵药材,皮毛柔软可用于防潮防寒,肉和乳汁也具有营养价值。 梅花鹿是偶蹄目鹿科中的一种,以其美丽的花斑而著称。鹿茸,即未骨化的鹿角,是梅花鹿以及其他如马鹿等鹿类的特产。梅花鹿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生数量稀少,主要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地。
驯鹿 又称角鹿,俗称“四不象”。分布在大兴安岭西北部,数量极少,是我国珍稀动物。雌雄头上都有长角,分叉很多,多者超过30叉,故称“角鹿”。长相奇特,真是角象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因此得了个“四不象”的俗名。驯鹿肩高1米多、悬蹄发达、尾极短。
驯鹿大。驯鹿(学名:Rangifertarandus),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唯一的一种动物。身长200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梅花鹿体长125-145厘米,尾长12-13厘米,肩高70-95厘米,体重70-100千克,所以驯鹿更大。
区分驼鹿、麋鹿、驯鹿、獐、梅花鹿、马鹿的方法如下:驼鹿:体型:是鹿科动物中个头最大的,肩高接近2米,雄鹿可达700千克。特征:颈、肩部肌肉发达,后背隆起;一对鹿角格外显眼,散开幅度超过2米,重达30千克,且呈扁平的铲状,向水平方向伸展,很像人的掌心朝上的一对手掌。
梅花鹿(Cervus nippon)在中华文化中被视为吉祥和长寿的象征。梅花鹿在野外生存状况堪忧,是我国Ⅰ类保护动物;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数量较多,中国可能有1500万头梅花鹿。 马鹿(Cervus elaphus)是体型仅次于驼鹿的鹿类。它们的鹿角在基部向前分叉,与主枝几乎垂直,是识别马鹿的关键特征。
梅花鹿(Cervus nippon)体长4-7米,体重100-150千克,是体型中等的典型鹿类。它们在中华文化中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封神演义》中,燃灯道人拿它当坐骑——别当真哈,没有法力加持,现在的梅花鹿真的驮不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