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标准是多少
1、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标准是:双方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无约定或约定无效的,可另行协商;既不能协商一致,劳动者又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的,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且不得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
2、若既无有效约定,又不能协商一致的,且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的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予以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若前述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则用人单位应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3、最低标准:虽然金额由双方协商,但必须不低于合同签订地的最低工资水平。常用计算方式:通常以劳动者劳动合同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的30%来计算竞业限制补偿金。以上规定依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款。
签了竞业协议,离职后第一个月原公司打了一次补偿金,后面连续三个月都...
1、例如,若竞业限制期为两年,而劳动者在职期间仅获得半年补偿金,离职后未再获得补偿,则劳动者的权益受损。综上所述,竞业限制的补偿金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支付,而不是在职期间支付。因此,您与公司签订的竞业合同中关于补偿金在职期间每月发放的规定不合法。
2、竞业限制协议的解除: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如果用人单位已明确通知劳动者无需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那么竞业限制协议解除,劳动者可自由择业,不再享受竞业限制补偿金。但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因此,签了竞业协议后,离职去同行业公司工作是需要支付违约金的。
3、但由于双方未事先约定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因此,司法实践中可以借鉴市场实践中的一些既有做法,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一年的月平均工资的30%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参照计算的依据。
4、如果未作约定或者未协商的,应当按月支付。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5、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是应予支持的。所以只是离职两个月后,那么用人单位再直付竞业补偿金也是有效的。具体的以当地的规定为准。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之——竞业限制
1、期限:法律规定竞业限制的期限为“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2年内”。公司可以与劳动者在2年内进行约定,但约定期限超过2年的部分是无效的。地域:竞业限制的地域范围一般由双方约定。实务中,部分公司为了最大化保障利益,会在协议中采用宽泛表达,如“任何有竞争关系的公司”,这种表述并不会导致协议的无效。
2、竞业禁止期限通常不超过两年,以保证公平与合理。在这一期间内,员工受到竞业限制的约束。经济补偿:在竞业禁止期间,用人单位需向受限制的员工提供经济补偿,以平衡其劳动权利的限制。补偿标准由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决定,法律未规定具体标准。违约责任:若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劳动者在竞业限制期间将获得经济补偿:用人单位需要按照约定向遵守竞业限制的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弥补其因竞业限制可能遭受的收入损失。
4、违反竞业限制的责任: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