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作华简介
1、邹作华(1894-1973),字岳楼,吉林永吉出身于商人家庭,1894年5月11日出生于此。早年在吉林陆军小学受教育,毕业后服务于吉林孟恩远的陆军,担任见习军官。1917年,他赴日本士官学校专攻炮兵科,回国后被分配至段祺瑞麾下的边防军教导团,先后担任队副和代理团长、重炮营营长。
2、邹作华精通炮兵作战、训练及指挥,治军严明,在奉军崭露头角。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炮兵发挥很大作用,他又升为炮兵第1旅旅长,晋升陆军少将。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兵变反奉,任命邹作华为总部参谋长。邹作华虽身在郭松龄军营中,却怀着投张作霖之心,对郭松龄军队的战败起到极大的作用。
3、打至锦州。郭松龄召开军事会议商议策略,将领们的态度很不统一。邹作华、高纪毅等将领极力主张停战议和,而霁云、刘伟、范浦江等人积极主战。给郭致命一击的是,邹作华突然将所部炮兵旅撤回,并停止前线子弹供应,郭军遂大溃。
4、他南征北战,顶了赵尔巽的职位,升为东三省督办。张作霖特会用人,手下人跟他都特忠心。主要将领有:汤玉麟,袁金凯,于学忠,张学良,杨宇庭,常因槐,张作相,张景惠,郭松龄,高纪毅,李景林,邹作华,汲金纯,孙烈臣,冯德双,王永江等。
邹作华成名战绩
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邹作华的野炮营已扩展为炮兵第四团,隶属于张学良和郭松龄指挥的三联军,负责攻打山海关。炮兵指挥所设于绥中姜女庙附近。在邹作华的精心指挥下,炮兵的精准炮击对直军的野战工事造成了显著破坏,直军的炮兵阵地受到压制。
邹作华精通炮兵作战、训练及指挥,治军严明,在奉军崭露头角。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炮兵发挥很大作用,他又升为炮兵第1旅旅长,晋升陆军少将。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兵变反奉,任命邹作华为总部参谋长。邹作华虽身在郭松龄军营中,却怀着投张作霖之心,对郭松龄军队的战败起到极大的作用。
首批获奖者:张学良:东北军首领,因在中东路战役中的指挥有功而成为第一位获勋者。王树常、胡毓坤、于学忠、邹作华、沈鸿烈:东北军将领,同样因在中东路战役中的英勇表现而被授勋。蒋介石:国民政府领导人,原预定为首位获得者,后因中东路战争爆发而推迟,成为第七位获得者。
官大了,钱多了,他的西化生活,也就相应地提上一个阶梯,志气消沉,事业心减退,所指挥的炮兵在中原战场上,没有建立什么战绩。一九二八年东北军退回关外,张学良特派他为兴安屯垦区督办,这位邹督办长时间游乐在沈阳,而兴安屯垦事务,他责成总办高仁绂处理。
一九二七年张学良、韩麟春指挥的第四方面军团进抵河南,邹作华被特任为炮兵军长。 官大了,钱多了,他的西化生活,也就相应地提上一个阶梯,志气消沉,事业心减退,所指挥的炮兵在中原战场上,没有建立什么战绩。
一九二七年张学良、韩麟春指挥的第四方面军团进抵河南,邹作华被特任为炮兵军长。官大了,钱多了,他的西化生活,也就相应地提上一个阶梯,志气消沉,事业心减退,所指挥的炮兵在中原战场上,没有建立什么战绩。
邹作华东北炮兵创始人
九·一八事变后,邹作华转任南京炮兵学校教育长,许多东北炮兵军官也借此机会前往炮校担任教职,继续传播和提升炮兵知识。
邹作华(1894-1973),字岳楼,吉林永吉出身于商人家庭,1894年5月11日出生于此。早年在吉林陆军小学受教育,毕业后服务于吉林孟恩远的陆军,担任见习军官。1917年,他赴日本士官学校专攻炮兵科,回国后被分配至段祺瑞麾下的边防军教导团,先后担任队副和代理团长、重炮营营长。
邹作华开始在奉军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混成团参谋。不久任炮兵营营长。他编入东北军后,深受张学良的信任与擢拔。因为张邹两人都是学炮兵的,都是炮科专家。邹的炮科学识,受到张的赏识,认为把创建和发展炮兵的重任,交付予邹,是最适当的人选。
